第二百八十三章 十九人像,摄政新政(2 / 2)

加入书签

第三部,实际上却被满朝武视作养老衙门。

作为实权三部之的吏部由西北二号人物蓝玉兼任尚书职,没人有什么异议,如此来蓝玉这个次辅才能压过孙世吾这个空架子辅,成为内阁真正的话事人。其次户部,萧瑾本就是掌管西北财政及军粮调运,接手户部也在情理之。而兵部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只因为在萧煜入主东都的过程,萧公鱼是最早投诚的,也是出了大力气的,更重要的他也姓萧,所以才能接掌兵部这座实权衙门。

至于另外三部,刑部是萧煜招降张海九时亲自许诺的官帽子,此时便算是兑现当初诺言。而孙立功虽说也投效了萧煜,但毕竟是萧烈心腹,萧煜不好重用,便摆到礼部尚书这个位高却没有实权的养老位子上。最后的李宸算是西北出身的“自家人”,只是格局不大,没有那份宰相气度,若是放到关键位置,恐怕就要误事,只能放在工部这么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确立了官这边以内阁议政、摄政王萧煜决策、六部行政的局面,武官那边也同时改制,先就是撤销枢密院,重设大都督府,由徐林担任大都督职,下设五军都督,林寒为军都督,魏禁为左军都督,闽行为右军都督,诸葛恭为前军都督,韩雄为后军都督,另有郑经、李如春、刘充任都督佥事,石勒为都督同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无论是内阁也好,还是大都督府也罢,辅和大都督就是个摆设,真正掌握实权的还是原本的寥寥几人,而这几人无不是萧煜的心腹亲信。

这番变动不能说不大,但在几十万西北铁骑的虎视眈眈之下,还真没人敢说出半个不字,如果有,萧煜绝不会介意在这个时候杀儆百。

这次的军政格局变动,直接从顶层下手,自上而下,可以称得上快刀斩乱麻,但接下来的地方格局变动,就要火慢炖如烹小鲜,徐徐图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