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进军西凉(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个多事之秋,若是按那些望气术士的话来说,就是已经乱象初显。┡Ω㈧㈠??.

对于原百姓来说,西北未免太过遥远,除去那些做边塞生意的商队,几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若是非说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今年的赋税又上调了两成。对此,百姓们难免腹诽几句,不知道这是官老爷们的意思,还是皇帝陛下的意思。但不管是谁的意思,平头百姓也只敢背地里嘀咕几句而已,然后乖乖把辛勤年的成果交到凶神恶煞的小吏手。

西凉州边境上,万都轻骑蓄势待,气势巍然。

身披黑甲的萧煜站在军前,伸出手,旁边甲士端来碗烧酒送到手。

萧煜双手捧碗,将碗之酒饮尽后,碗底朝下,对身边的魏禁说道:“打下玉门关,我送出的官帽子等着你回来戴,此酒权当为你践行。”

魏禁手捧了碗同样的烧酒,笑了笑,将碗烈酒饮而尽。

在魏禁身后的校尉们同样饮而尽。

萧煜随手将手已经空掉的海碗扔到地上,笑问道:“诸君,可敢马踏西凉?”

诸校尉纷纷摔碎手海碗,高声道:“有何不敢?”

魏禁抱拳行礼道:“若是拿不下玉门关,魏禁提头来见!”

万轻骑轻装简从,横穿戈壁,直扑玉门关。领兵将领,魏迟之侄,魏禁。

萧煜返回军大营,武对坐帐,正是如今的军师郎将兼暗卫都督蓝玉和都大都督徐林。

蓝玉正在低头奋笔疾书,而徐林则是闭目养神。萧煜进来时,蓝玉刚好写完最后笔,放下手西北特产的羊毫长锋,蓝玉抖了下手折子,然后递给萧煜道:“这是王爷的请罪折子,我已经誊写完毕。若是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大抵可以递上去了。”

萧煜借过折子,大略扫了几眼,笑道:“若是这份折子和西北的军情起送到郑帝的桌上,不知道郑帝会不会直接把折子撕了?”

蓝玉拿起笔架上的毛笔放到笔缸里涮洗,淡淡笑道:“皇帝撕折子,可是大忌,是要被太史令狠狠记上笔的,郑帝估计不敢这么做。”

萧煜不置可否,合起手折子放入袖,然后走到墙上的地图前,用手沿着西凉走廊画了道弧线。

徐林睁开眼,看着地图轻声说道:“秦权沿着西凉走廊布了个口袋阵,口袋的扎口两端就是玉门关和乌鞘岭,想要进攻敦煌城就势必要栽入这个口袋之。不过秦权吃亏在于他是支孤军,没有援军,也没有两翼,所以咱们大可以慢慢地把这个口袋点点拆掉,到最后只剩下座敦煌城,那时候是围是打,可就是咱们言而定了。”

萧煜说道:“玉门关虽然位置险要,但远远算不上兵多城高,万轻骑虽然不善于攻城,但只要出其不意之下,应该有六成胜算,至于乌鞘岭,地势比较复杂,不利骑兵作战,大都督以为谁去合适?”

徐林沉吟了下后说道:“王爷心底不是早已经有了主意么?不过既然王爷问了,末将也就直言,最好用修行者。毕竟道宗的、暗卫的、草原的,这么多修行者在手,就好似有把无坚不摧的利剑,既然三尺青锋在手,我们又何必赤手空拳。”

萧煜继续指着地图,不过手指已经从玉门关移到了乌鞘岭,笑道:“大都督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啊,这次我打算不派任何支骑兵,只派遣万步卒,徐徐推进,然后由三百名修行者星夜兼程,突袭乌鞘岭上的安远和安门两处堡垒。我要让秦权尾难顾,等到这两处被攻下,都二十万铁骑自然可以长驱直入西凉州。”

蓝玉忽然开口道:“安门、安远虽然不算大,但加上周围的小型营寨,各有精锐甲士万余,而且两者成掎角之势,互为依托,即便攻得下,这三百名修行者能剩下多少人?”

萧煜呵呵笑,道:“我让紫水阳和黄水泉这两名天人大高手各带领百名道宗弟子,如今秋思统领的内卫和牡丹人员已经潜入城,到时候里应外合,蓝兄以为如何啊?”

军大帐三人短短三两言语,便定下了攻打西凉州事宜。

只要打下了西凉州,整个西北就再无人可以与萧煜抗衡,那时候,偌大西北尽在萧煜手。

……

东都

朝堂上早已经吵翻了天。

晋王秦权的求援折子几乎是每日封,亲王党自然是要求马上派兵救援,而皇子党则以各种理由推脱,没兵、没将、没钱。

西北五十万大军,其近三十万全军覆没,只剩下秦权的十五万,还被牵扯在西凉州不敢动弹分毫,哪里还剩有兵马?东都就只剩下二十万天子亲军,若是从江都调兵,等到江都大军赶赴西北,恐怕西北大战早就结束了。

再说如今大郑武官,既然徐林都已经栽在萧煜手,跪地受降,那大都督以下的武官是不用多想了,纵观如今的几名大都督,张清老迈,牧人起拥兵自重,萧烈罢官,能拿的出手只剩下个东都大都督秦政,

可若是将秦政派到西北去,胜了还好说,倘若是败了,萧逆可就真的再无阻碍,不费吹灰之力就可路南下,直奔东都。这个责任谁能担当得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