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魏禁(1 / 2)

加入书签

都与草原之间门户大开,不再设防,可西凉五洲与都之间的各地城池要隘几乎同时关闭城门,不光是入城要经过层层盘查,就是出城若没有城守的亲笔批,也是妄想,胆敢私自出城前往关外者,经现,即以私通敌寇之罪论处,格杀勿论。㈧㈠ΔΔ.Δ⒈Zw.

如此来,原本就不怎么繁荣的西北就彻底荒凉下来,经常出现走出百里不见半点人烟的景象。原本如西北屏障的都,此刻更像是尊众叛亲离的巨人,独自伫立在西北荒原上,落寞苍凉。

所谓西北五州,是指西凉州、河内州、西河州、陕州,再加上个都。其西河州与陕州各占半壁西河原,西河州在西,陕州在东,而河内州与西凉州则分列西河原南北两侧。如今萧煜占据都,没了都这方屏障,马平川的西河原面对都二十三万铁骑根本没有半分还手之力。河内州则为西北产马要地,有重兵拱卫,但因闽行从河内州出兵且兵败的缘故,河内州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再战。唯还有战之力的就只剩下个孤零零的西凉州。

在西凉州,还保留着大郑在西北的最后只孤军,由晋王秦权所率领的十五万大军。

在都陷落之后,秦权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将自己手的十五万人以玉门关至乌鞘岭线的西凉走廊为依托布防。若是从高空俯瞰,西凉走廊其实是呈道弧状,而敦煌城刚好在这道弧线凹陷进去的部位。这可以说是个天然的口袋阵,只要萧煜想要攻下敦煌城,就势必要头扎进秦权的口袋之。

到时候,是萧煜撑破秦权的口袋,还是秦权包住萧煜,就要看各自的手段如何了。

都比起风声鹤唳的西凉各州,反而是太平许多,虽说也是铁甲森森,但毕竟久经战事之地,不管是兵卒还是普通百姓,早已习惯,即便现在的都换了个主人,可大都督徐林仍旧主事,原本还有些不怎么合拍的声音,也就彻底消失,最起码,现在都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团和气。

新贵蓝玉和诸葛恭分别得掌暗卫明卫,权势扶摇而上,竟是有要与徐林的并驾齐驱的架势,只不过这段时间,都兵马调动频繁,徐林作为主将,大权在握,仍旧是当之无愧的都第人。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萧煜这是开始准备对西凉州下手了,在都将领看来,这也是理所当然之事,毕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这战是必然的,不过在于早晚罢了。而战事只要日不歇,那明卫府和暗卫府就别想越过大都督府去。

萧煜独自来到只比自己府邸矮了头的大都督府,没让守门的甲士通传,径直走入这座在都城规格仅次于萧府的徐府。

这也是萧煜第次进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大致上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其前面半,为徐林处理公务,升帐点兵所在,铁甲森森,与五大都督府官衙无异。后面半就是实实在在的徐府了,其与寻常权贵府邸并没有太多不同,只是因为西北苦寒的缘故,并没有引水入府的手笔,故而显得有些单调。

只身走进大都督府的萧煜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毕竟大都督府哪天不是人来人往?更何况如今大军调动,诸事繁杂,人员往来更是频繁。

萧煜背负着双手,悠然踱步,眼神打量着不远处的几名年轻将领,尤其是为的那名带有风霜之色的年轻都尉,更让萧煜侧目。倒也不是说这名年轻都尉修为多么惊人,只是因为萧煜看得出这名年轻人应该是世家子弟,但偏偏身上杀伐之气极重,不像是个来混军功的世家子弟,反而像是个征战沙场多年的功勋宿将。

如今萧煜权位日高,看待同辈人也不再是当作潜在的对手,更多的是以上位者的目光去审视,眼前这名都尉就让萧煜心升起了分爱才之心。

似乎感觉到了萧煜毫不掩饰的打量,那名都尉转过头来看了萧煜眼,微微蹙眉,接着又转过头去。

刚刚得到消息的徐林不知何时来到萧煜身旁,捻须笑道:“王爷,这几个年轻人怎么样?”

萧煜没有转身,道:“不错,年纪轻轻就已经做到都尉,前途无量啊。”

般而言,武官想要做到大都督多半是要看机缘,般武官能够做到都督就已经是极致,而都督之下是都统,都统之下便是都尉。能在而立之前靠着实打实的军功做到都尉,只要不犯什么太大过错,日后个都督的位子是跑不了的。大都督为当朝品,都督为正二品衔,其如暗卫都督这样的实权都督又多会被加封从品衔。若是这样算下来,实权都尉已经勉强可以算是从五品衔。就是状元及第,开始也不过是个六品的翰林院编修而已。

都尉实权与否,可以说尤为关键,就拿亲王来说,晋王与宋王,品秩相当,同样尊贵至极,但晋王掌有实权,构结朋党,亲王党鼎盛时几乎占据了大郑庙堂的半壁江山,而宋王虽说掌管宗人府,可也就仅仅是在重大朝会时才露露面的富贵王爷罢了,与秦权相比,实在天壤之别。

萧煜笑问道:“是什么都尉?”

徐林轻声道:“刚刚晋升不久,具体官职还没定下来,这次他就是来大都督府拿书的。”

萧煜还未蓄须,也就不能像徐林那样捻须,只能是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喃喃自语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