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瓷雕之王的手艺,白釉龙纹梅瓶(1 / 2)

加入书签

“叶大师,那边!”

孟德目光投向一处摊位。

只一眼,宝友们就觉得很是熟悉。

摊位上密密麻麻摆放满了瓷器。

有青花了,釉里红的,明黄釉的还有粉彩的,更古老的一些也有。

大小器物摆放的也很多。

“这么多瓷器啊!”

宝友们也有些意外。

这样规模的瓷器摊子出了华人街可真的见不到。

“这不会是老乡过来摆的吧?”cascoo.net

“不太可能。”杜维摇摇头,“老乡怎么会来这种地方摆摊?一看就知道是有东西的澳陆人。”

“为什么?”

宝友们不太理解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能够收集这么多东西的人,不是大夏国通也差不多是大夏国文化爱好者了。

怎么能断定就是澳陆人?

“看他摆放的东西就知道了。”

叶陵指着摊位上的东西。

“你们见过哪个国内的人会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的?”

指尖点过,宝友们憋住笑明白了他的意思。

痰盂上面放着碗,魂瓮也在边上放着。

这种搭配,这确实不是大夏国人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那,这个人也不在么?”

“要不然找找是不是也有刚才那样的牌子,再和边上的人讨价还价试试看?”

“你要干啥?”

宝友们正在怂恿叶陵,一道声音从叶陵身后响起。

字正腔圆的大夏国东北方。

就是还有一些外国人说话的感觉。

回头。

白发鹰钩鼻大叔很认真看向他们几人:“你瞅啥?买东西就吱一声啊”

“会说东北话?”

“厉害了!”

“这下捡漏都不好搞了啊。”

看叶陵几人微微惊讶,摊主得意一笑。

“怎么样,我说的很标准对不?这可是我特意照你们电视里面的节目学的噢。”

“就是为了能和你们做生意。”

“……”

宝友们听到这话都一阵沉默。

这是什么样的毅力和努力,苦苦学习夏国语言就为了和他们做生意。

他们听到都有些感动。

这是真正的夏澳友谊的见证者。

可没等他们感动结束就听到后面的话。

“我听说,你们

。夏国人最喜欢讨价还价,我太渴望这种感觉了,来吧!快来啊!”

“……”

宝友们收回刚才的感慨。

什么夏澳友谊,这分明就是个山炮啊!

叶陵几人礼貌询问他到底是怎么学出这么一口流利的东北普通话的。

“那年,俺们那嘎达有一个东北租客,他临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包碟片,说是大夏国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我就照着那个听的。”

“你还记得名字么?”

杜维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可还是要小心求证下。

“当然!”

“那个男人叫做赵家原本是山!”

“噗……”

宝友喝水的喷水,吃饭的喷饭,蹲坑的笑到放屁。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名字还可以这么翻译。

只怕是他自己知道都要佩服这个翻译,还能写到小品里面调侃一下。

只可惜,后面的段子也不好笑,一世英名现在也要没了。

感慨唏嘘一阵,回忆了曾经经历过的欢乐春晚。

宝友们一直觉得杜维一定要好好鼓励这位摊主继续学习下去。

如果能在异国他乡看到这个节目传承下去一定很有意思。

叶陵没有陪他们调侃这个。

认真看着摊位上的东西。

虽然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什么是好东西,可为了装样子和走流程,这些还是要看一遍。

期间还不时拿出三件套看看。

“叶大师……你欺负人了。”

边上,孟德都有些看不下去。

堂堂大夏国鉴宝第一人,在这里拿着三件套鉴定二手瓷器,这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还不错。”

叶陵不理会他们怎么想,拿起手里的东西。

“这个看看。”

孟德脸色郑重,看着叶陵递过来的瓷瓶。

白釉龙纹梅瓶。

他的眼光自然认得出这个东西。

事实上也很难认不出来。

梅瓶的形态是下细上粗小口,有梅花风骨,本身就特殊,加上青色龙纹,想认错都很难。

“这东西最早出现于唐代,叫做经瓶,是大夏国历史上比较早的观赏瓷器。”

“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就是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蓝釉白

。龙,威武霸气,是国内蓝釉瓷器中的王者。”

孟德顺便给宝友做了科普才看起手上这一只。

目光落下,有一些惊讶。

“清代的?”

他知道叶陵挑选的东西不会差的,可是也很少拿出清代这么近代的东西。

除非这东西真的能够好到可以超越年代的桎梏。

孟德心里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