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朱棣瓷诏书,封了一道龙脉(1 / 3)
这是奇物?
虞昌可以看一眼,有点疑惑。
小推车上面的箱子他认识,高密度海绵保护箱,哪怕是蛋壳瓷放在里面,从六楼扔下来都不会有事。
防震抗冲击性能极佳,专为保护珍贵的瓷器准备的。
这东西送过来的瓷器有什么认不出来的。
虞昌眼神微动,有些不屑,却没有说出来。
叶陵看着东西不说什么,等着中年人开了箱子,才看过去,眼神微动。
箱子里面摆放的确定是一个瓷器。
只是样子很奇怪。
四方形状,带一些弯曲,上面隐隐约约还有花纹,歪七扭八却看不出是什么纹路,
“瓷板?”
虞昌看着东西有点傻眼。
他们守陵人一脉多少也算是见识过好东西,虽然王陵里面没有,可是后面一代代买东西还是有这个眼光的。
这东西一般人家完全用不到,要说当枕头,太薄,当板子,又弯曲,仔细看,倒是有点像瓦片。
可从来没听过有人用这样的瓷瓦片的。
就算是宫里面,朱墙碧瓦,也不是这个样子。
“既然想要看奇物,那就看看这个东西吧,只知道是水坑货,别的就没有来历了。”
中年人说完,示意叶陵开始看。
虞昌靠近叶陵。
“叶大师,依老朽的眼光来看,这个东西,不太行。”
“哦?”
“瓷器一共有三十多种器型,瓶、碗、尊、壶……没有一个是这样的。”
“哪怕是杂项,也不对。”
“文房四宝和生活用品中都对不上,老朽觉得,这个八成是烧废了的东西,或者是用来充当保护的,实在不行就是臂搁了,这纹路是防滑的。”
虞昌摸一把东西,抬指弹奏两下,笃定开口。
叶陵看着虞昌,有点想笑,不说他看的对还是错,收回目光,信息一闪而过。
【瓷诏书,为明成祖朱棣下令烧制物品。双面,中空,内含一缕龙脉,赐给郑和宝船作为寻龙及镇海之物。】
【水下见光可显出诏书字影,为明朝重宝,经海气滋养百年,为阴寒之物,日光照射即可凝结水汽。】
能把这东西说成是臂搁,这守陵人看瓷器的眼光果然不太行。
“你们有空还是多看看书吧。”
叶陵不咸不淡说了这句,手指摸过瓷板,果然感受到上面凹凸起伏的纹路,还有一丝浩瀚威严的感觉。
龙脉么?
果然玄妙无比!
叶陵收回眼神看向中年人。
“你没说实话。”
“海捞瓷叫水坑货,不是你们的人眼光差,就是你故意挖坑。”
“你……”
中年人撇撇嘴,呼哧一声。
“是我没说清楚,这……咳咳……这是海捞瓷,也是水坑货!”
“你们,看吧。”
“看好了。”
叶陵合上箱子直接开口。
“这东西没有在太阳下晒过吧?”
中年人拖着嗓子压抑道。
“我们赊店只是看不出来奇物,不是不会保管。”
“古物最忌讳晒太阳,海捞瓷尤其如此,我们再蠢也不会这么做的。”
“放心,这点没有坑你们。”
“嗯。”
叶陵点点头。
“那你们认不出来这东西,情有可原了。”
“这东西虽然是海捞瓷,可是还偏偏需要日晒才能认出来。”
虞昌和中年人都怪异的看着叶陵,有些不懂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人把海捞瓷放在太阳下面晒,这不是上赶着破坏么。
“试试就知道了。”
叶陵说完,中年人回头看看时间。
“才四点,太阳还早呢,拿什么试试?”
“小太阳。”
“……”
屋内,两人听到话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头一次知道小太阳也能当太阳用。
“除了距离和热度来说,本质上太阳和小太阳的发光发热原理是相似的。”
“科学上可以解释,没什么问题。”
叶陵说完,两人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坏了怎么办?”
“我赔你。”
叶陵说完,摸出两枚钱放在桌上。
“反正你也看不出来,这两个东西,够了么?”
“安南金币?圣宋通宝?”
赊店的中年人眼前一亮,报出这两个东西的名字,低头捏着手不知道在算什么。
“传世全品,至少五百万,不用算了。”
叶陵一眼看穿他的算计,随口报了价格出来。
“呵呵,算算好,算清楚,才好做生意。”
中年人连气都不喘,从柜台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