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1 / 3)

加入书签

公历2491年。

商业高楼外墙上的屏幕正滚动这一条新闻“建平旧址近期有新发现”。

通常来说建平旧址指的是大周的都城, 在哪里住过的皇帝很多,但最值得被提及的,显然是后周世祖孝明帝。

没过多久, 网上果然有了相关的帖子, 有人认为, 此次被找到的乃是孝明帝的陵墓和陵。

到了现代,许多皇帝的陵墓都已经被陆续发现, 但和陵因为占地面积小, 陪葬物品少, 直到今日, 具体位置依旧是一个谜团。

某校论坛上刷新出了一个新帖子《别猜了, 找到的不是和陵, 而是景苑》——

【虽然不是和陵, 但也挺关键的, 毕竟景苑也是世祖时期重要的科研枢纽,许多发明创造都从这里诞生。】

【不知为什么,古代背景下的‘科研枢纽’, 总觉得听起来有点奇怪……】

【觉得奇怪的话,看一下前面的‘世祖时期’,一切都会变得正常。】

网友们没聊太久, 因为很快就传来消息,说是找到了一些记录有文字的纸张,而且疑似世祖亲笔, 专家们经过查验,决定公开其中一张。

整个公开的经过很有仪式感, 先由历史专业的教授介绍了世祖的履历以及景苑的重要地位, 等该铺垫的气氛都铺垫到位后, 才把聚光灯移到那张被期待已久的纸张上头。

“……”

泛黄的纸上只有三个字,筋骨遒劲,纵然时隔两千多年,也能感受到书写者的帝王之气,至于内容,更是简洁明了,格外能唤起观众的共鸣——“想退休。”

文字公开后,弹幕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空白,紧接着屏幕就被铺天盖地的省略号所填满,中间还掺杂着“确定那不是黄工部的笔迹吗?”的合理质疑。

不过网友们也能理解,到底是当了七十年皇帝的人,想结束工作也在情理之中。

专家笑呵呵道:“从其它一道被发现的文字资料看,世祖写下这三个字的时候,应该是昭明三十年左右,前周跟后周加在一起,在位时间超过三十年的皇帝只有五位,世祖这个时候希望退休,算是非常合理的想法,孝明帝在书写时显然并不知道,自己还需要继续为大周工作四十年。”

公布完文字内容后,专家们开始了惯例的分析,昭明三十年,大周正处在一个国泰民安,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换了旁的皇帝,大约会趁机偷一偷懒,但周世祖不一样,据史官记载,这位还真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勤政,不止用心朝政,同时也没有放松对发展科学,为后世学校教科书的厚度奠定了基础,有一个文理科学生公认的观点,就是如果把教学大纲中跟孝明帝有关的内容删除,他们的教材重量能减少一半以上。

某校的学生们一面看专家解说,一面回论坛发帖——

【当代网友:想退休(然后开始摆烂)。

孝明帝:想退休(然后继续为大周勤恳工作四十年)。

什么叫做对比,这就是对比啊,[战术后仰].jpg】

【根据后世考证,孝明帝因为童年时期被长期忽视,所以在面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时,有着同时期其他皇族所不具备的悲悯,她小时候的住所很偏僻,身边服侍的人也不多,许多事情都需要做自己亲力亲为,这也为她登基后吃苦耐劳、礼贤下士的品格奠定了基础。】

【对了,我看到了一个转过来的帖子就是分析这个的,地址就在下面。】

网友把地址贴了出来,众人点进去后,发现标题叫做《权术贴》,顿时明白了之前没有点开阅读的原因——想要吸引注意力,作者至少应该把孝明帝放在标题栏里头。

《权术贴》主要分析的是孝明帝成功继位的原因。

【虽然史书记载,孝明帝的继位有相当程度的运气成分,但笔者认为,她之所以能成功登基,是数年来不断筹谋策划的结果。

最初,世祖冷眼旁观自己的兄弟姐妹争位,自己却刻意收敛锋芒,不去结交外朝的士族大臣,反而悄悄搭上了没有实权的天桴宫,以及部分内官,从后面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两块的力量早早就被世祖所掌控。

……】

《权术论》下最高赞的回复是【《十三岁小天子:天才皇帝玩转朝堂》】

虽然书名风格有些诡异,但跟孝明帝的履历却显得莫名契合。

【理智告诉我一个小孩子不可能做到这么多事情,但那可是孝明帝……】

【[我要悄悄登基,然后惊艳所有人].jpg】

【就是说,十岁左右智勇双全的未成年人瞒天过海拉拢宫中势力并获得皇位继承权的可能虽然低,但也不是没有。】

【我以前一直觉得那些网文主角的人设苏过头,不过对比看来,最苏的人设果然还是来源于现实!】

【琴棋书画,星象占卜,文韬武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且才十三岁,刚小学毕业的年纪,嗯,这很合理。】

【认真讨论,lz的分析其实很有道理,我记得《新周书》里就提到过‘时世祖居桐台,暗与宫人谋,及践祚,仪、络二人即侍左右,特见亲爱’,指的不就是世祖私下结交宫中内官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