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沧海盐田(1 / 2)
木子瑜摇了摇头:“只能付工钱,绝对不能用晒出来的盐来抵工,而且还要严查盐工不得夹私;这里的盐,只能由我木里洲城主府专卖!”
现在不管在那盐铁都是专管,都控制得死死的。盐是低价的生活必需品,是绝对的刚需,控制了盐的专卖,就等于是通过垄断攥取了无风险利润,不仅比收税要来得便利和不声不响,而且行政成本很低。
甚至在有的时候,盐还能成为朝廷调节属地经济的有效手段。
他们虽然不知道木子瑜为什么这样说,但他们相信她,因为不管任何事她都会有办法解决,他们只要按照她的吩咐来做就成!
木冬说:“城主,以后这里就是我们木里府的盐田了,你给这里取一个名字吧,叫大荒滩太难听了,以后这里可是要变成宝的。”
木子瑜看着她激动不行:“不用以后,过几天就会变成宝了,但你说得对是要取个名字。”
她想着来到木里后发生的一切,以及她上上世本来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没想到一转眼就经历了那么多事脑海里冒出:“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
“以后这里就叫“沧海盐田”吧!很应景。
不管叫什么他们都不会反驳,他们潜意识里都觉得叫这个名字肯定有她的道理!
木子瑜刚刚进府,管家就过来说:“庄子上就派人来说可以出苗了。”
第二天她吩咐木春木冬去招人就匆匆忙忙的赶往城外的庄子,忙活了几天终于都种完了,西瓜,向日葵和多点种了三亩多来地,草莓好其他的各种了半亩左右!
她还在庄子里的时候木冬就来说过招到人了。木子瑜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全部到了,因为工钱出得很高,有很多的人来。
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才发现她以前的担心是多余的,果然只要有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冯辉是和木子瑜一起过来的,他是冯天启的大儿子,以前在大楚的时候他父亲派他去盐场修船,在盐场待了半年,看多了也懂一些,知道我要建盐场就毛遂自荐,正好我这边还缺一个管事的,他来正好把这个位置补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木子瑜想现在正是农忙完的时候,快一点干在下一次农忙的时候出盐:“木一,那边上山有一个泉眼,水流大概有两指宽,你现在就带人去那里建一个大水池,把水引到搭建房子的地方!
“晒海盐也需要把淡水引过去,一会儿等盐田的位置定了,再让人接引这淡水吧。
这里不管怎么样是攻不进来的,除非木里洲被人攻破或者是从海上过来,所以这里都不是问题,也不不需要建防御工程,等盐田开始出盐后,木二和木五就会带人来这边振守,虽然说现在的木里还没到铜墙铁壁的时候,但也差不远了。
等到第一批粮食收了后暗影带回来的训练的那些人都会陆陆续续的被分配到各个厂里去,包括盐场!
很快吩咐了下去,吩咐木冬去请冯辉过来:“冯管事请看,这是我画的盐田规划图……”
冯辉连忙叫了几个和他一起来的人,听着木子瑜的详细解说,一直到她说到最后晒出的咸卤中加入淡水,冯辉才忍不住插了话:
“先前城主就说过晒海盐需要把淡水引过去,我还以为你是为了方便盐工日常生活使用,原来是要加进这咸卤里?可是这么一加,那咸卤不是就被冲淡了吗,水分多了,哪里还晒得出盐来?”
“加淡水是为了让咸卤里一些杂质都被溶解掉,析出来的结晶盐到时就更纯净了。对了,盐田里最好铺黑色的石板。”
冯辉疑惑的问:“这是何意?”
她又连忙继续解释起来,等他们都了解得差不多以后她才喝了一杯木冬递过来的水!
木子瑜井然有序的把各个方面都安排下去后在这里待了几天,就回去了,她现在可忙了,可以说脚不沾地!
她刚到府里管家急匆匆的过来:“主子,你回来了,是这样的,府来收了很多你说的那个珍珠,起码有上千斤了,你看这个事情怎么处理!”
“选一个好的地方建一个作坊,把珍珠都放到那里去,然后再招一些女工都建好了我叫人把师傅送过去,那地方最好是人少,地空旷,方便以后扩建!”
现在第二季种子也要开始培育了,有些忙不过来,她每天都跑外面,府里有很多公务都没时间处理,每次回来即使很累也要把那些事情处理完!
另一方面,外面培育杂交水稻也要提上日程,争取早日实习自给自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管家走了后木子瑜写了一封信送了出去,第二天下午八寨长就匆匆的过来:“城主,你找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我记得好像你们寨子周围有很多的葛根,我准备让你们寨子在收了第一季粮食把第二季种下去后开一个葛根作坊,增加一下你们的收入!”
他震惊的看着木子瑜:“水稻还能种第二季啊?”
她很无语,兄弟你是不是关注错了重点:“现在水稻都已经抽穗了,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