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力(1 / 2)

加入书签

明末之七海为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力

青龙银元是商社铸造的一种银元,是粤海通商银行和商社联合铸造的,其重量就是大明的一两,也就是三十七克多一点,其中含银三十四克,其余是铜。

这一批铸造出来的银元,就用于给所有参与远征的海陆士兵发饷,因此这类银元在东方旅里非常通行。

其正面是一两的繁体字样,反面则是龙头花样。

“我要字。”赵大河笑着说道。

随着银元被扔起,落在李肇基手中,李肇基打开一看,是龙头花样。他对杨彦迪说:“彦迪,靠你了。”

“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今天,我会成为清军的噩梦。”杨彦迪兴奋说道。

一大一小两个方阵,大方阵是本阵,小方阵是游阵,若守成持重,本阵重要,若是想建功立业,击败敌人,则是游阵为先。从李肇基挑选精锐加入游阵来看,李肇基要的是进取胜利。

清军大部分完成了渡河,当看到东方旅在变阵之中,也开始驻足观察,阵型变幻的时候,容易出现破绽,也就容易抓住机会。这一点济尔哈朗知道,李肇基更清楚,在清军的眼皮子底下,东方旅两阵完成了组阵、机动与列阵,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机会。

李肇基是一个拥有极强进取心,富有进攻精神的人,但在训练士兵、布置战术上,他一向保守。

原因很简单,现在军中绝大部分装备的是火绳枪,长矛兵比较少,而历史上没有现成的例子证明,近乎纯粹的火绳枪方阵能挡住骑兵大队的进攻,而且,纵然东方旅训练很刻苦,但成军太晚了,短短半年时间,军队的素质并不完全值得信赖。

因此李肇基在应对骑兵方面,选择了后世普鲁士的办法,那就是遭遇骑兵时候,立刻变成实心方阵。

这是最为简单的方阵,士兵只需要跟着自己的营连旗跑就可以了,当然弊端也很多,处于中央的士兵无法发挥火力,近乎是无用的。

因此,东方旅的战术操作是,先变实心方阵,确定安全之后,再变空心或半实心方阵,如何选择,是要看所部步兵的战斗素质,对于新军来说,半实心方阵更好一些,甚至从头到尾维持实心方阵也无妨。

因为清军没有发动进攻,所以本阵和游阵的变幻都很顺利。

本阵在清河南岸平地的近乎正中央的位置,形成了一个面向东北的大方阵,而杨彦迪则把隶属自己的各营列成实心方阵后进行移动,在距离本阵西北约五十米的距离,摆开了同样面向东北的方阵。

杨彦迪麾下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和一个选锋营,相当于四营一连。

当初选锋营的建立,是因为李肇基等商社高层对于火绳枪部队会不会因为射速不足,而导致无法应对骑兵冲锋,因此单独组建选锋营,披甲长矛兵会在战时,以连为单位配属到各步兵营,但登陆辽东,与清军实战后,东方旅上下认为没有必要,别说横队打出的铅弹,就只是枪炮声和硝烟就能让清军骑兵喝一壶的了。

因此,杨彦迪并未拆分选锋营,而是四个营各自防守一面,他把淡水团两个最精锐的营布置在了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而费雷拉营则在东南方向,选锋营在西南方向。

之所以如此布置,就是要把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最危险的地方,而全军最危险的地方就是东北西北两个方向,因为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的遮蔽,那里得不到来自本阵的完整火力掩护,因此是两个精锐步兵营一起控制的地方,而且杨彦迪还把炮兵连的一半,也就是三门六磅野战炮部署在这个角,并且让炮兵连长亲自指挥,其余三门火炮两门布置在西角,一门布置在东角。

除了选锋营之外,其余三个步兵营都是六个连,一个装备了线膛枪或重火绳枪的猎兵连,一个集合了全营高大个子的掷弹兵连,四个线列步兵连。

各个方向的步营都是排列出了六排厚的空心方阵,正面宽度等于一个连。

如果全员是燧发枪,那么这个方阵将是宽度大约五十米的正方形,但东方旅大部分装配的是火绳枪,火绳枪手为了避免自己的火绳点燃友军身上的弹药,因此不能像燧发枪手那样,肩并肩,肘碰肘,每个火绳枪手之间间距要一米,再加上各营之间部署的火炮以及营与营之间要避免进退碰撞,实际形成了一个宽度达到一百五十米的正方形。

李肇基的本阵同样采取类似的兵力配属原则。

毫无疑问的是,在一大一小两个方阵之间,清军可能把主要兵力投入到进攻小方阵那里去,因此杨彦迪指挥的小方阵要以防御为主。

而大方阵虽然也会遭遇进攻,但肯定面对次要兵力,因此大方阵要着重于发扬火力,尤其是发扬支援小方阵的火力。

此时的李肇基拥有七个步兵营和一个跳荡营,相当于八个营的兵力,他没有将之布置成正方形的方阵,而是一个正面朝西北方向的,长方形方阵。

这个长方形的空心方阵,长度是三个步兵营,宽度是一个步兵营,考虑到每个连占据一百五十米的宽度,因此是长四百五十米,宽一百五十米左右。

这个长方形本阵是平行于游阵布置的,双方主将旗帜连成一条线,近乎是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