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阴谋家孙可望(3 / 3)

加入书签

们心中早已经根深蒂固。

“孙可望的殿前军在武昌大战中也是惨胜,其虽然兵马众多,但经此一役,其实拿不出多少精锐兵马来了,所以若是全盘考虑,他们合兵的概率并不大。

不过,就算如此,抚州城,东乡城两座重镇还是要继续加强戒备,不能有一点闪失。”

岳乐最后为上面的争论定下了调子,顺便还强调了自己武昌大战并非没有成果,然后又继续说道:“接下来,大军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回撤后方休整和训练新兵了。陕甘方面的绿营兵已经在分批南下,很快便会抵达南直隶,在当地分批休整,适应了南方气候之后,再与我们汇合。他们都是边军出身,战斗力不必明军差。

而且,诸位不用担心兵马不足的问题,皇上又从关外调进来了三万多八旗兵,都是凶勇强悍之辈,这些明军绝不是对手。咱们在江南也还有几十万大军,等全部就绪之后,兵马不会比明军差多少。”

岳乐一番鼓舞,但诸将却都只是象征性地欢呼了几句,大家都知道最精锐的绿营兵都打过明军,而所谓的关外三万八旗,更是子虚乌有,局势崩坏至今,哪里还高兴得起来?

“王爷,彷制明军之小炮可有进展?”洪承畴见状,随即转移话题道:“明军强悍,很大一部分便是火器小炮更强,如今咱们在战场上也缴获了一些,若是彷制成功,明军也无法再凭此逞凶了。”

“督师倒是提醒本王了,昨日南京那边传来了消息,小炮已经彷制成功,造了三门,用的是北京那边最新的造炮法,现在已经在运来的路上了。”岳乐难得露出了笑容。

武昌城大战虽然败了,但是清廷组建的新汉八旗火枪兵表现确实要好于旧汉八旗,特别是平原野地对战披了三重甲的明军,鲁密铳更远更强的杀伤优势尽显,这使得清廷对于火器的重视程度更上一层楼。

而明军大规模装备的小炮,在战场之上风头尽显,这充分引起了清军的重视,在战场之上缴获的两门小炮甚至在最后慌忙撤退的时候,都被岳乐带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