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激战(1 / 2)
此时,旷野之上的雾气就好像是被战象的嘶吼吓到了一般,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消散,使得两军的视野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数十头一丈有余的高大战象嘶吼着往前冲去,虽然速度不快,但每一步都称得上“地动山摇”,气势可怖!
而作为前锋的数百名清军死兵所骑的近千匹战马要不已经惊骇过度,四处乱窜,要不就是依着惯性继续前冲,但已然是不受控制了。
且说,战象由于行动不便,怕火等种种缺陷,其实在战场之上的作用并不算大,一般来说,只有像今天这种情况,在清军毫无防备的时候,才能打出出人预料的效果。
毕竟,马对于大象的恐惧是刻在基因里面的,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战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便是再训练有素,反应快速的骑兵,恐怕也难以驾驭!
战象之上的大西军士兵手持数米长矛,居高临下,借着战象前冲的力量,不断将面前的清军骑兵挑落在地。
甚至,还有些清兵被矛尖刺入盔甲薄弱处的,直接被贯穿了整个身体,鲜血沿着矛杆流出,很快就染红了身上的棉甲,在矛尖汇聚成黑红的血滴,滴落地面。
然后,随着长矛被战象之上的士兵猛地拔出,或者直接松手,原本骑在马上的清兵便轰隆一声,坠地身亡了。
而被长矛挑落在地的清军其实更掺,要不是还没来得及爬起,就被战象,亦或者是紧随而来的大西军战马轮番践踏,踩成肉泥,要不就是被锐不可当的骑兵方阵直接撞翻,然后再踩成肉泥。
面对上千匹战马组成的骑兵冲击方阵,别说只是单单一个人了,便是那些个人武艺再高超的游骑散勇,也不堪一击。
伴随着轰隆隆的马蹄声,原本居于战象后侧的大西军骑兵以骑兵方阵的形式朝着伏击于此的清军主力冲去,那些战马受惊,正骑在马背上,四处乱窜的清军死兵很快就被如同潮水一般涌来,势不可挡的大西军骑兵方阵瞬间淹没,吞噬。
闷雷轰响,大地颤抖,锋利的长枪重斧肆意挥舞,然后精准地砍向了被方阵淹没的清军死兵,战场之上,一时间血肉横飞,惨呼声不断,没了阵型和组织的清军死兵很快就被消灭殆尽。
而少数侥幸控制住了战马,死里逃生的清军死兵还没逃回后方的队伍,便被负责督战的清军巴牙喇给直接解决掉了。
清军之中,所谓“身披重甲,一人双马”的死兵,几乎都是由“披甲人”组成的,在满清的体系中,他们并不属于旗丁,只是比旗丁私产——包衣阿哈的地位更高一些罢了。
所以,当这些死兵冲破不了敌人的防线,又没有变成尸体的时候,位于他们身后督战的满清核心战力巴牙喇便会将这些可能扰乱己方阵型的废物杀光。
此时新墙河北岸平原旷野之上,雾气已经消散了大半,两军同时朝着对方冲刺的骑兵相互间距离已经不足一里。
局势虽然并没有屯齐想象那么好,数百死兵也没有发挥作用,冲散大西军的前锋,但是扎喀纳和穆尔祜的反应十分迅速,马上就派出精锐巴牙喇维持住了战线。
不过,也仅仅是维持住了战线而已,原本一心突袭,结果却被大西军反突袭了,便是反应再迅速,扎喀纳和穆尔祜也是来不及调整兵马,改变大军进攻动向的。
很快,两支骑兵,近两万将士就混战在了一起了,突进,试探,对峙,砍杀,不断有士兵坠于马下,不断有旗帜倒下,兵戈相撞的声音响彻战场......突破又马上被驱逐,后撤又立即回击,前者刚刚阵亡,后者立即前进,战马嘶鸣,喊杀震天,两军的阵线弯弯曲曲,犬牙交错!
作为这个时代的强军,满清八旗军在北面有整整一万一千余骑兵,在东面也有五千余骑兵,阵型亦是丝毫不乱,虽然被大西军的五千骑兵反突袭了,但大西军碍于桥梁运力所限,兵马处于严重劣势,所以在交战之后,双方都没有占到对方什么便宜。
虽然马宝和贺九仪所领的这五千骑兵都是军中精锐,但清军骑兵同样战力强悍,旷野之上,地势平坦辽阔,使得清军的兵力优势得以施展,这让反突袭效果不佳的大西军前锋打得很是吃力。
马宝领着三千多骑兵连续冲击了数次,但还是没能突破清军的骑兵阵型,反而因为清军射出了大量威力惊人的破甲箭,使得仅仅只能身披双甲的大西军骑兵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不过,由于马宝的连续进攻,北面的清军暂时还没有机会调整,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这为他指挥大军收拢战线,免得被反应过来的清军分割包围争取了时间。
而东面贺九仪所部一千多骑兵打得更是吃力,清军借着山岗,使得骑兵获得了不小的冲势,在凭借着战象获得了短暂的优势之后,面对三倍之敌,贺九仪只能是指挥骑兵,勉力维持阵型,抵挡清军的突破。
其实,他和马宝心里都清楚,平野之上,这样的兵力劣势,很难取胜,或者说面对几乎同等战力的敌军,根本不可能取胜。满清八旗兵还真的远不到不堪一击的地步。
所以,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