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宋元之论(1 / 2)

加入书签

其余四个蒙古兵,见这老幼都厉害非常,己方又已死了一半,哪里还敢继续打下去?

一人大喊一声“走”,转身就要逃走。

姜海晏使剑缠住两个,公孙谷见他着实抽不开身了,这才向上官芷道:“芷儿,那两个鞑子便交给你啦。”

“是!”上官芷早已跃跃欲试。长剑一出,她纵身一跃,借用轻功,扑向一个正要上马的蒙古兵。

这蒙古兵手忙脚乱,不及招架或是回避,已被那一剑贯穿咽喉。

另一个趁机驾马,奔着南边遁去。

上官芷也不追他,甩手将剑一抛,似飞箭一样,正好插入那人后背,立时教那人坠马亡命。

再看姜海晏,以一敌二,已是游刃有余。

蒙古兵力气虽大,姜海晏却因常受大蛇拍打磨砺,如今也已不俗,单凭力气过了几招,丝毫不落下风。

只是两个蒙古兵见六个同伴皆已身亡,现已没了气势,又见上官芷折回,不免乱了阵脚。

姜海晏抓着一个破绽,一剑割喉,杀死了一个。

剩下最后一个,却也不投降,只是持刀在前,大喊道:“草原上的勇士,从不惧怕死亡!”

说完,自杀一般朝着姜海晏冲来。

姜海晏长剑一舞,那蒙古兵还未砍落,已被他一剑了结。

“扑通”一声,蒙古兵的尸身扑倒在地,手里的刀,竟未松开。

姜海晏顿时回过神来,方才他使剑打斗,却似梦幻一样。

现在看着一地的尸体,想着这八个人当中,竟然有五人都是自己所杀,姜海晏心中突然有一股恐慌决堤倾泻,便好似不会水的小孩被大水淹没,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由自主地战栗起来。

直至公孙谷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虽只学了四路剑招,但精益求精,自发用招,已能得心应手啦!”

姜海晏一僵,不知该如何回应他。

“你在害怕?”公孙谷发现了他的神情异常。

“我……”

“倒是是我大意了。”公孙谷脸色一沉,却未苛责姜海晏,只是说道:“你在山上,素来没见过杀戮之状。我见有蒙古鞑子,一时激愤难遏,不及细想,竟然让你来杀人。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年纪尚小,初次杀人,心里不安,也是正常的,不然便是个天生冷血之人。相较于你天生冷血,我倒是更加喜欢你的不安,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不过对于蒙古鞑子,我大宋之人自不可手下留情……”

姜海晏没有吱声,只有僵硬地将剑还给公孙谷。

剑身沾满了血浆,公孙谷既不还鞘,也不擦拭,转而持剑走进了茶肆。

茶肆里边,还有两名秦府来的小厮。

外面厮杀的时候,这二人吓得战战兢兢的,不敢逃遁,所以蜷缩在角落里,直到此刻,都还瑟瑟发抖。

公孙谷喝道:“滚出来!”

那二人见公孙谷三人杀人不眨眼,哪里还敢将他们当成普通的老头小孩?当即连滚带爬跑到公孙谷面前。

公孙谷将沾血的剑横在二人头颈中间,二人双腿一软,立刻跪了下去。

“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知道……”二人颤声道:“他们是蒙古人……”

公孙谷指着散落一地的金叶子,压抑住内心汹涌的怒火,冷冷质问道:“既然知道他们是蒙古鞑子,为什么还要送黄金给他们?是生怕他们打不过朝廷?!”

一个小厮忙道:“不不不,这都是老爷吩咐我们做的……”

另一个立即附和:“对,是老爷让我们这么做的……”

公孙谷喝问:“秦晚诚?”

“是……”

“他为什么这么做?”

先开口的那个小厮道:“是……前几日,唐城县城被蒙古人给攻破了。少爷听说,蒙古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担心他们会找上门来,于是劝告老爷,让老爷趁着蒙古人还未来得及洗劫乡下,主动奉上黄金巴结,以保秦家无虞……”

公孙谷冷笑道:“秦晚诚倒是生了个好儿子啊!这种吃里爬外的狗东西,留之何用?”

说着,他长剑一挥,预备杀死这两个小厮。

“前辈!”姜海晏突然喊道。

公孙谷停手看向他:“嗯?”

姜海晏此时尚未恢复过来,只是心中惴惴不安,实在不想再见杀戮之事,于是劝道:“他们二人……也只是听命行事……”

“你既替他们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情,我便饶他们一命。”公孙谷一怔之下,竟将长剑一收,对二人喝道:“还不快滚!”

那两小厮连连道谢,连金叶子都不敢再捡,慌忙跑出茶肆,奔秦府的方向去了。

公孙谷长长叹了口气,问姜海晏道:“当年秦府惹到那妖孽时,我曾以五百两的价格,将那壶雄黄酒卖给秦晚诚,你当时还说我‘望利而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