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国劫(2 / 3)

加入书签

羽的预料,在他们时空的历史上,末期的王翦都是急流勇退,保全自己的典型。

这一次,王翦竟然没有急流勇退,这很出人预料。

不一会儿,招来一个黑衣男子,关羽轻轻的说道:“往秦联系六国之人,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并且宣扬王翦谋逆之心。”

“同时,传我号令,秘密使高手死士前往咸阳,帮助王将军亲族撤离,注意不可伤害王将军家人……即便是不成功,也不要伤害其家人。”

不一会儿,让黑衣人退下,关羽传来副将下令道:“派遣使者,前往大秦军营,折辱王翦。”

实而虚之,虚而实之。

谣言,嬴政不信,加上自己的撤离计划,或许会起疑,加上自己派遣使者折辱,如此反复,必定生疑。

“同时,把斥候散出去,不单单是寒山关,还有我们的周边身后,武安君的突袭战可谓一绝,武安君逝去,但是不可不察。”

“此处秦岭犹如铁桶,我倒要看着秦军如何破之?”

中央混乱,退敌只能靠自己了。

但是双方的实力存在极大的差距,王翦代表的是一国,他只是一将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差明显。

久闻王翦的名号,关羽不敢大意。

从心一些,关羽知道最好的方式就是严防死守。

这些日子,关羽研究了许多守城的例子,尤其是长平一战和灭楚之战,面对相同的敌人。

廉颇和项燕是如何做的,存在哪些漏洞,这都需要他好生的研究。

小心坚守,不容许被敌人找到任何的漏洞,这就是他获胜的前提。

……

王翦大军已经渐渐度过寒山关,隔着秦岭,与神汉的征北大军对峙起来。

这些时日,双方都互相试探过数十次,发生了小规模战斗无数次。

如此僵持的战争,也吸引了许多的修士目光。

“军气森森,席卷红尘!”

“这是劫啊!”

望着两军对峙,一个道人念叨着。

回想着自家古籍之中诉说的大劫景象,与眼前的形象对比,老者心中越发的明悟。

每每有兵灾皆是劫难,或者是百姓破家之劫,再是宗派踏门焚烧之难。

眼前这两军对峙,围绕着秦岭,已然是虎啸龙吟之军势,军气弥漫,足以封禁寻常道术、神通。

此般兵力,若是爆发成灾,便是修士杀戮大劫!

当然,大劫也有大机缘,此处或许就是自己的机缘了。

“哦?敢问道友,何谓劫难?”

不知不觉,一道轻快的声音在老者耳边响起。

老者心中一惊,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竟然被人近身至此。

抬头端望之间,顿时看到了一个面相平淡,眉宇之间凝练着一股惊奇的中年人。

这中年人身形不动,气势收敛,已然有一股宗匠气度。

感受到此人不凡,老者随手一稽首,说道:“老道闻道人,敢问道友称呼?”

“蚊道人?”王猛心中喃喃这个名字,很明显,眼前的老者与他记忆之中的蚊道人并非是一人。

这老道修为不凡,已然是天仙境界,或许是化名也说不定。

不过万界相融,数不清的奇人异事,王猛也不想深究这老道的来历,只是开口道:“鄙人无为子,敢问道友所言大劫?莫非是神仙量劫不成?”

“无为子道友,道友此道号果真洒脱!”老者哈哈一笑,听得后半句,继而摆摆手:“自然当不得神仙量劫,我等修士,或顺应天命,或截取天机,如此两种,皆属超凡。”

“超凡之行,自有天地凝练劫难,修士杀人夺宝、闭关修行,逆天之行,必生不详,皆是劫难,此之所谓红尘劫。”

“如此这般王朝更替,兵卒成灾,可殃及天下,百姓、修士,皆在其中,可谓人间之劫……”

“道友所言之神仙大劫,乃是神仙渡劫,劫气凝练,已然成为量劫,其中或是涉及王朝更替,或是涉及宗派之变,性质相差不远,但品质差太多……”

王猛听得老道这一番念叨,微微皱眉,对比自己的之前的思量。

红尘劫,可以说是人劫,无论是修士外出修行,杀戮夺宝,乃至是身死道消,皆在劫难之中,甚至于闭关黄庭,或许也逃不得红尘两字。

究竟如何,缘由或许是气运,或许是因果。

人间之劫?

这倒是比自己归纳的国运之劫更加的完善,就想老者所言,看似是两国相争,实际上涉及的范围远远不止是两国,修士也好、凡人也罢,只要身在劫中,不得不度过。

秦汉之争,或许只是起点,就像老者所言,能遍布人间,甚至是天地。

王猛可没有忘记,天界还有一处王朝势力。

龙蛇起陆,天地杀机,王朝更替,修士渡劫,皆是如此。

最后的神仙大劫,说起来,也就是两种劫难的性质结合,老者说得有些委婉,实际上意思很明确。

眼前的这场劫难,虽然凶险,但是质量相差甚远。

看看真正的神仙大劫,便是三清两佛这等大能都被涉及其中,这才是真正的神仙大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