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骑二八大杠卖冰棍(1 / 2)

加入书签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第一百九十四章 骑二八大杠卖冰棍

下午两点多,烈日当空,蝉鸣一声高过一声。

花草树木耷拉着脑袋,觅食的母鸡躲在树下的阴凉处。

蒋非坐在客厅里,透过窗户看了眼天空。

天空明亮恢宏,铺满了絮状的洁白高积云。

视线下移,桃树上的桃子开始泛起了诱人的红色。

“爸爸,几点了?”

星星从房里走了出来,睡眼惺忪,捂嘴打了个哈欠。

“快两点半了。”蒋非低头看了下手机上的时间。

星星以前睡午觉,经常一觉睡到三点或是三点半才醒。

上了幼儿园以来,她周末在家里睡午觉,也保持着园里的作息时间,两点半左右就会醒来。

蒋非拿了两个杯子,往里倒了凉白开,端了一杯给女儿:“星星,睡醒要喝点水。”

“嗯。”

星星乖巧地点头,端着水杯小口小口地喝。

“叮铃铃—”

“卖冰棍咯—”

自行车的铃声伴随着吆喝声响起。

星星立马放下杯子,拉开电视柜的抽屉,抽出三张一块钱的人民币,飞快往外跑去。

“爸爸,我去买冰棍。”

话音落下,人已经跑到院子门口去了。

星星站在门口,看着朱爷爷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朱爷爷,我要买冰棍~”星星笑着喊道。

自行车咯吱一声停了下来。

“朱伯,又来卖冰棍啦。”蒋非跟在女儿后面走了出来。

“在家闲着无聊,找点事做。”朱兆丰乐呵呵地说道。

朱兆丰也是白河村的人,今年六十七岁,身子骨硬朗。

每到夏天,他都会骑着自行车在村里和附近几个村卖冰棍。

不为了赚钱,就为了找点事来做。

顺便怀念一下以前骑着大二八自行车走街串巷卖老冰棍的场景。

那时村里的小卖部都没有冰箱冰柜,冰棍可是稀罕物,平时都买不到。

只有等夏天最热的那段时间,才有人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在村里穿行,吆喝着卖冰棍。

蒋非看到眼前的自行车,眼睛一亮,笑道:“这车看着好亲切啊。”

朱兆丰骑的就是二八大杠自行车,跟蒋非记忆中的一样。

只不过他的自行车还很新,一看就知道是新买的怀旧款。

“哈哈,卖冰棍,还是骑大二八有感觉。”朱兆丰拍了拍自行车说道。

蒋非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过去的事情总能让人回忆,那可能是美好,也可能是唏嘘,让人回味无穷,这都是回不去的曾经。

在80、90年代,每当夏天的午后,知了响彻整个村庄。

这时,总有一个叔叔会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来卖棒冰。

“二八大杠”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时国外的自行车流行使用直径为28英寸的轮子。

而为了车辆的安全和牢固性,车架设计为三角形,所以车头与车座之间有一根钢梁。

28英寸的轮子,加上中间有一根钢梁,人们习惯地将这种自行车称之为二八大杠。

不过那时想买一辆二八大杠可不容易。

根据老一辈人的回忆,那时候工人的工资平均每月40元左右。

如果想买一辆自行车,在不计算“自行车票”的前提下。

永久牌的需要168元,凤凰的需要180元,其他的牌子虽然便宜些,但也不会低于100元。

有票,有钱,缺一不可。

一般人家若能拥有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三样东西,那么就能被称为小资之家。

蒋非小的时候,二八大杠自行车还是很流行的。

他第一次骑自行车就是学的这种。

车子上有一道很高的横梁,他个子不够高,跨不上去。

所以骑的时候,只能一只脚从三角形车架伸过去,踩在脚踏板上。

村里好多孩子都是这样,通过三角形车架来骑二八大杠自行车,骑得可熘了。

蒋非读初中时,要骑车二十来分钟到学校,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

朱兆丰也认真地看着自己这辆自行车,想起以前的事,一时忘了打开箱子拿冰棍了。

“朱爷爷,冰棍。”星星眨了眨眼,提醒道。

“好咧。”

朱兆丰应了一声,打开后座上绑着的木箱子,里面是花色棉布。

掀开棉布,一阵白气升起,丝丝凉意扑面而来。

木箱里装着花花绿绿的冰棍和冰淇淋。

星星熟练地拿了三根老冰棍,把手里的三块钱递了过去。

在一众冰棍和冰淇淋里,老冰棍的价格算是很便宜的了,一块钱一根。

而且是存在很久的老牌子了。

现在市面上的冰棍和冰淇淋的种类越来越多。

一些小时候吃过的老牌子逐渐被替代,有一些记忆里的冰棍和冰淇淋早已停产。

蒋非记得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冰棍是一毛钱一根的那种。

制作特别简单,就是用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