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观赏鱼养殖已开启(2 / 3)
院子,球球立马摇着尾巴凑了过来。
“哦,对了,说了今天要去钓鱼给你吃是吧。”
“走,钓鱼去,看看今天好不好运,钓几条大鱼给你吃个过瘾啊。”
蒋非带着球球上山,径直来到汪来鸿几人垂钓的溪边。
“小非,过来看看还是准备钓上一竿啊?”汪来鸿转头问道。
“过来钓鱼,汪哥,又要找你借根钓竿了。”蒋非不好意思地说道。
要是今天能钓上来鱼,他也去买根钓竿好了,平时有空可以上来甩两竿。
“没问题,尽管拿去用。”汪来鸿大手一挥,打开自己的渔具包,让他随便挑选。
蒋非拿了钓竿,选了个位置,挂了饵料,坐着垂钓起来。
球球没有到处跑,在他的身旁趴了下来,静静看着水面,给蒋非一种它在守着自己钓鱼的感觉。
汪来鸿在他的左边。
“上次过来钓了一天鱼之后,我一直想过来再钓一次,现在终于来了,感觉特别舒服。”汪来鸿侧头说道。
“哈哈,小汪真的是念念不忘,好几次跟他出去野钓,他都说起过,来这里钓鱼,他找回了钓鱼的初心。”坐在蒋非右边的男人说道。
他叫季展霖,是汪来鸿结识的钓鱼佬之一。
跟汪来鸿同来的有两个朋友,还有一个叫余哲,不太爱说话,专注钓鱼。
“喜欢就常来啊,随时欢迎。”蒋非说道。
汪来鸿留意着蒋非说话的神情,看他确实不排斥他们过来钓鱼,才笑着应了下来:“小非,有你这句话,我以后可就厚着脸皮常来了。”
“你放心,我们是有素质、讲原则的钓鱼佬。”
“绝对不会做顺手逮鸭、偷摸摘菜这类的事情,带来的垃圾也会打包带走,不会随便丢在山上的。”汪来鸿认真地说道。
钓鱼圈内存在一些手脚不干净的钓友,出门野钓还要搞点东西带走,拉低了钓鱼人队伍的整体形象。
钓鱼圈内有句老话叫“不空军”。
有一段很流行的话:作为一名资深钓鱼人,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愿意遵守不走空路的原则。
搞不到大鱼我就搞小鱼,搞不到小鱼我就摸螺蛳,螺蛳也搞不到,我就搞狗偷鸡。
都没有的话我就拔萝卜、割韭菜、摘黄瓜,剥玉米。
实在还是空军,我就趴池塘边上喝口水再走。
这本来只是一句玩笑话,可没想到有钓友“身体力行”地践行了,在野钓时顺走菜农种在地里的蔬果、偷走农户养的鸡鸭。
还有一些素质低的,钓完鱼留了一地的垃圾,不收拾就走了,或是把不要的渔具什么的丢进溪里、河里。
甚至有钓鱼人为了抄近路、占钓点,踩踏农户菜地里的庄稼。
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他们有时候去村里的小溪、小河钓鱼,会遭到村民们驱赶。
汪来鸿保证,他们几个都是有素质的钓鱼佬。
就着钓鱼的话题,几人聊了一会。
他们聊完,溪边安静了下来。
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树上知了的叫声、鸟儿飞过的鸣叫声,在他们的耳里渐渐清晰。
汪来鸿上鱼了,蒋非转头看了一眼,瞥了下趴在一旁的球球。
过了一会,季展霖和余哲也先后上鱼了。
蒋非左看看右瞧瞧,紧盯着自己水里的钓竿看。
球球趴在地上,姿势换了好几个了,可钓竿依旧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球球站了起来,前脚往前伸,后腿往后伸,脑袋仰起来伸了个懒腰。
它踱着步子在附近转了几圈,走到汪来鸿身边,好奇地看着他从鱼钩上取下一条鱼,装进鱼护里。
蒋非看了,觉得压力山大啊。
蒋非在溪边坐了一个小时,总算开张了,钓上来一条小鱼。
球球凑了上来,他推开它靠得太近的狗头,说道:“你的口粮上钩了,别急,中午煮鱼汤给你吃。”
……
蒋非下山时拎了两条一斤多的鱼和几条小鱼。
小鱼是他钓上来的,两条比较大的鱼是汪来鸿给的。
汪来鸿听到他对球球说的话,从鱼护里挑了两条比较大的鱼给球球。
蒋非下山回家吃饭,汪来鸿几人还在溪边钓鱼。
他们每次出去野钓都是钓一天的,带了面包和水,能充饥能解渴。
有时候白天没钓过瘾,他们能用水就着中午吃剩的面包再对付一顿,换上夜光装备继续奋战。
回到家,蒋非把鱼随便处理了一下,煮了鱼汤,倒进球球专用的盆里。
再往盆里拌上饭,看起来很美味的样子。
“爸爸,你煮的鱼给黑煤球留一点,我跟球球说了,它已经答应了。”星星跑进厨房说道。
“黑煤球?”
那是什么?蒋非疑问脸。
“对啊,我给黑色猫咪取的名字,好不好听?”星星问道。
“很贴切。”蒋非答道。
他另外拿了一个不大的盘子,分了一些鱼和饭过去。
球球已经流着哈喇子等着了。
“球球怎么答应你把鱼分给黑煤球的?”蒋非想起女儿刚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