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摘捻子(2 / 3)
他们跑得快,蒋非被落在了后面。
他慢悠悠地走着,偶尔能捡个漏,在他们摘完一轮的枝头上,摘下一两颗熟透的捻子。
捻子有指头大小,模样像个小坛子,果中有一条很像小虫子的芯,芯外多籽。
吃的时候咬去顶部的盖子部分,捻子吃起来特别甜。
是那种让人满嘴生津的甜,甜而不腻,能让人心情都舒畅起来。
山上有果子成熟了,第一个知道的不是随时关注着它们的孩子们,而是住在山里的动物们。
各种鸟类、蜜蜂、蚂蚁......
它们比孩子们更先尝到捻子的美味。
有时摘下一个看似完好的捻子,转一个面,可能会看到捻子肚里已经空了,早被鸟儿啄食过了,或者被黄蜂光顾过了。
越往上走,桃金娘越多,小朋友们不再摘了就往嘴里送,而是装进手上的塑料袋里。
星星捧了一把捻子跑了过来:“爸爸,给你吃。”
“你别吃多了,明天蹲坑拉不出来要哇哇哭的了啊。”蒋非伸手接了过来,再次叮嘱了一句。
“知道了~”
星星仰头朝他笑了笑,牙齿和舌头都变得黑紫黑紫的。
小朋友们边摘边吃边玩,脸上的笑容无忧无虑,即使热得汗流浃背,也丝毫不影响他们摘捻子的热情。
看着他们,蒋非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常和小伙伴们往山上跑,带上一壶凉开水,可以在山上耍上大半天。
那时候还能土葬,山上除了有不少坟墓外,还会有刚葬下棺材的新鲜土包。
对于坟墓,他们小时候大多是不害怕的,还敢坐在坟头晃着脚丫玩。
但知道那里有刚葬下的棺材,他们肯定不敢靠近,远远看到摆在上面的花圈、露出来的新鲜泥土,小孩子们都会绕着走,不敢多看。
土葬几年后,要开棺捡骨,破旧的棺材就会被丢在原地。
他们以前在山上跑来跑去,还经常会不小心踢到棺材板。
有时挖过的坑长满了草看不出来,还会不小心一脚栽进去。
现在遇到,蒋非大概会觉得晦气,可小时候他并不觉得有什么,拍拍屁股,爬起来,继续满山玩儿。
后来不准土葬了,山上除了坟墓外,不会再出现刚葬下的新鲜土包了。
近年来,山上新的坟墓也越来越少了。
新建坟墓要审批,很难通过,而且坟墓的占地面积也有了规定。
现在山上新建的墓地大多是家庭合葬墓,一个立碑下面可以放多个骨灰盒的形式。
……
走到一处开阔的地,有一棵倒下的大树,粗壮的树干横卧在另一棵大树的分杈处。
倒下的大树并没有死去,它的树根露出了一小截,更多的部分还深埋在泥土里。
雷子率先爬了上去,双手抱住树干,两只脚抵住用力一蹬,蹭蹭蹭地往上爬。
“这树很稳,你们快上来,我们坐海盗船。”雷子在上面招呼道。
“我来了,看我的。”
“排队,排队,下一个是我。”
“轮到我了,你们上去点啊。”
小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爬到了树干上。
雷子坐在最前面当“海盗船”的船长,看了一眼身后排排坐的小伙伴,喊道:“大家做好了啊,开船了!”
“啊!开船啦!呜呜呜~”
“我来到海上咯。”
“我们在海里飘来飘去~好开心啊~”
小朋友们欢呼地喊着。
“大家注意!海浪来了!”雷子忽然喊道。
“哇,好大好大的海浪。”
白露等人配合地左右摇摆起了身体,玩的不亦乐乎。
蒋非举起手机,对他们喊道:“大家看过来,看向我这边。”
咔嚓一声。
蒋非把小朋友们快乐的笑容存进了一张照片里。
照片里的他们一个个表情生动、自然,任何人看了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愉悦氛围。
“爸爸,再来一张,我还没摆好姿势呢。”星星大声喊道,双手比耶放到脑袋两侧当兔子耳朵。
“行,再来一张。”蒋非笑着满足女儿的要求。
“蒋叔叔,拍我,我这个姿势最帅。”
“蒋叔叔,还有我,我也要换个姿势拍。”
“蒋叔叔,……”
咔嚓,咔嚓,咔嚓……
蒋非一连拍了十几张照片才停了下来,说道:“你们继续玩啊,我回小木屋了,玩累了就过来休息一下。”
“好咧!”
蒋非回到小木屋,挑了几张刚才拍的照片,加上几张捻子的特写,发了个朋友圈。
他刚发出去,一刷新,汪来鸿秒赞了,还发来了微信。
汪来鸿:山上的捻子熟了啊,好诱人啊,我明天过去摘捻子,顺便钓个鱼。
蒋非:行啊,山上的捻子多到吃不完,保证满载而归。
回是这么回的,但蒋非心里腹诽了一下:信你个鬼,明天一过来,肯定钓鱼才是主要的,摘捻子是顺便。
这些钓鱼佬啊,他太了解了!
提起钓鱼,蒋非想起球球上次帮他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