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半圣心得,赤尊尺(1 / 2)

加入书签

众人离去,太子侍读大手一挥。

轰——!

文气滚滚,霎时汹涌而出,席卷整个小厅。

文气如罩,笼罩一厅。

厅内言谈,外界不可闻。

“小友,你刚才当真胆大妄为啊,萧侍郎可是堂堂进士,你当落了他的颜面,就不怕他暴起出手?”

太子侍读笑问。

董仲回答:“侍读大人在此,定不会让他得逞。”

“你啊,可知为了给你调和,我都与萧侍郎交恶了?”

“侍读大人说笑了,有舍方能有得。”

“好一个有舍有得,只是小友,又能让我得到什么?”

“一个未来,一个抗衡的未来。”

太子侍读问,董仲答。

两人看似一问一答,可彼此间,早有了心中答案。

终于,太子侍读笑了:“有点意思,小友果真是个聪明人,难怪此次科举,能得状元。”

“这次文会,那一位特别关注。他看好你,觉得你的未来可担重任,你可莫要让那一位失望了。”

太子侍读郑重道:“功高震主,有些人当权太久,沉迷其中,已经看不清自我了。我的意思,你可明白?”

董仲拱手:“晚生,明白。”

那一位,便是当朝太子殿下。

有些人,不消说,自是权相萧河一脉!

他请圣灭了黄通,与萧通交恶。

自然,也等于站在了丞相萧河的对立面。

太子殿下招揽,看重的便是这一点!

董仲厅中胆大放肆,得罪萧通,不过是有意为之。

所作所为,无外乎在太子侍读面前,展现两人交恶,已无可挽回。

同时,也是董仲暗中相逼。

逼迫太子一方,若想拉拢他,便需站在他这边,为他说话!

正如他所说,有舍方有得!

想要拉拢他,却不想得罪另一方,绝不可能!

一举一动,看似胆大。

实则,暗藏谋虑。

“董某明白。”

董仲拱手,郑重一躬。

至此,太子侍读方才满意一笑。

他右手虚张,一道霞光闪过,一本书册出现在手。

看着那道霞光,董仲双眼微眯。

在大汉皇朝,道佛一家。

道家有神通,芥子须弥。

此神通可将一方空间,纳入方寸之中。

化作一种特殊文宝,须弥戒。

须弥戒,论级别,仅是灵宝。

但珍贵程度,足以媲美法宝!

而且,唯有进士,方能使用!

见他看来,太子侍读笑侃:“小友无需眼馋,以你之姿,达到进士之时,那一位定会赠你一枚须弥戒。”

“侍读大人说笑了,晚生如今才学子,怎敢言进士之事?”

“不骄不躁,不错。”

太子侍读说着,将书册放在桌上:“之前本人曾有言,文会夺魁者,会嘉奖一本心得笔记,此书便是了,小友不妨瞅瞅。”

董仲答谢,将书册拿起。

这一拿起,他心中稍惊!

此书不厚,可入手竟有种沉甸甸之感。

董仲粗略估计,此书恐有十斤!

他细细一看,书册用料寻常。

能让此书如此之重,恐怕与其中内容有关。

董仲掀开,此书第一页,是一句警句以及注释。

“胜败,乃兵家常事。

去他奶奶的,都是屁话!

胜败胜败,胜在前,败在后。

唯有胜了,才是王道!胜者为王!”

警句寻常,但那一番‘胜者为王’的注释。

让董仲哑然失笑的同时,细细读来,话糙理不糙。

这世间历史,不正是由胜者书写?

胜者为王之论,不无道理。

再看落款,俨然写着一个名字——孙磊。

孙磊!

大汉皇朝,赫赫有名的兵家半圣。

其尊者之时,曾一人一骑独闯蛮荒,血流万里!

在蛮荒,‘孙磊’之名,可让小儿止啼。

与其他半圣不同,孙磊的名声,是用杀戮换来的。

在汉朝,世人尊称其为,万里半圣!

万里,是蛮荒血流而成的万里!

“此书,竟是万里半圣所著!?”

董仲骇然失色。

他没想到,此心得笔记,竟非之前猜测的行者心得。

而是,堂堂半圣心得!

“侍读大人,此书太贵重了吧?”

“不贵重,这是那一位的心意。实不相瞒,若是你表现得太过平凡,送到你手中的,便是一本行者心得笔记了。”

“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董仲应道,直接把书塞入怀中。

动作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

???

太子侍读看了,一脸问号。

这可是一本珍贵的半圣心得,不再多谦虚推诿两句?

他准备的夸词,可都还没说完呢……

一时间,太子侍读的笑容,僵在原处。

“侍读大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