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重兵合围(5200字)(3 / 4)
即下定决心道:“既然西边走不通,那咱就不去了。
传我命令,全营后对改前队,掉头回吴江,我们去打吴江县城!”
“打吴江县城?”梁山和孙奎都不禁大吃一惊。
尤其是孙奎,忍不住担忧道:“营长,咱们这一打,行踪可就直接暴露啦!
到时候四面八方的鬼子,肯定会蜂拥而至,就算咱们能打下县城,也不可能守得住啊!”
徐清风当然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但他有恃无恐。
因为他仓库里还有三十条渔船和一艘25吨的炮艇呢。
真到了无路可退的时候,他还可以靠着这批船,直接走太湖水路撤退。
本来他是想留着这批船,到南京城破时再用。
不但可以为自己和周卫国以及麾下将士们,多留一条退路。
也能竭尽所能的多救一些无辜百姓过江。
只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不能直接使用这批船只,因为没有合适的理由作掩护。
而现在从触发的系统任务来看,吴江城内的国军战俘应该不在少数。
自己如果能拿下吴江县城,不但可以救出战俘补充兵力,又能获得礼包奖励。
最重要的是,也有了使用系统奖励渔船的合理掩护,可谓是一举三得。
于是他对孙奎和梁山解释道:“吴江背靠太湖,水运发达。
城内一定有船,只要我们能够拿下县城,就可以乘船走太湖水路撤退!
到时候不但能摆脱鬼子的追兵,更能省时省力,以最快的速度撤回南京!”
其实,不管吴江城内有没有船,只要三营能顺利拿下县城。
徐清风就可以直接将系统仓库内的那三十条渔船取出,随意投放到吴江县城任何地点,进行使用了。
因为,这样一来,根本不会有人怀疑这批船的来源。
当然了,如果真能在吴江县城找到足够的船只,那就更好了。
毕竟,自己能带去南京的船越多,也就能救更多人。
徐清风明白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历史,但能多救一个是一个。
“走太湖水路撤离?”梁山和孙奎明显眼前一亮。
如果把目前三营和日军的敌我局势,看作成一盘棋。
那么即将陷入日军重兵合围的三营,无疑是已经快要变成一副死棋了。
而徐清风这一招应变,直接盘活了整个局面。
只要能拿下吴江县城,找到船,瞬间就可以扭转局面,化被动为主动,从而直接逃出生天。
不过,两人很快又想到了一个实际性的困难。
那就是仅凭不足三百人的三营,能打得下一座县城吗?
于是,梁山率先开口道:“营长,我们这点兵力,能抢在敌人增援到来之前,拿下吴江县城吗?”
“是啊,营长,最主要的是,吴江守军有多少兵力,我们还一无所知。”
孙奎立刻跟着道:“而且,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好像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再对吴江县城进行战前侦察了。”
“系统,你能检测到任务地点的守军,有多少兵力吗?”徐清风不动声色的暗中询问起了系统。
“经检测,目前吴江县城内只有一个中队的日军和一个叛变的伪军保安营。
其中保安营二百人,日军一百八十余人。”系统很快给出了准确的答桉。
“太好了。”徐清风心中大定,对于如今的三营来说。
拿下只有这么点兵力防守吴江县城,还是不成问题的。
更何况,他们身上还都穿着清一色的日军军装。
于是,徐清风故作沉吟道:“从目前的战场形势来看,敌人应该不会在吴江这个小县城,留下太多兵力。
毕竟,他们的主力都在忙着向南京进军!
所以,我们只能赌一把了,赌吴江县城内的守军兵力不多!”
“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梁山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毕竟一旦不能尽快拿下吴江县城。
等鬼子增援一到,他们可就要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之中了。
徐清风不以为然道:“广义上来说,没有任何一场战斗能有百分百胜率的。
所以,有些风险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
再说了,眼下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那我们该怎么进攻呢?”梁山觉得徐清风说的有理,不再反对,而是询问进攻计划。
徐清风指了指他身上的日军少尉军服,笑着道:“别忘了我们现在也是日军,有这身狗皮在,诈开鬼子城门应该问题不大。”
“对啊,营长英明!”梁山听的恍然大笑。
徐清风当即摆手道:“事不宜迟,命令部队立刻向吴江县城疾行军。
通知张志坚,雷雄和刘勇,过来随我一块行进。
我们脚下不停,边走边把作战计划商定好!”
“是!”梁山应了一声,急忙跑去通知几个连排长。
说是商定,其实就是徐清风早已经胸有成竹。
于是当张志坚,雷雄,刘勇等人接到通知,赶过来后。
徐清风直接对他们吩咐道:“事急从权,一会我带九连,冒充日军尝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