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开战已成定局 秦姬生产在即(1 / 2)
朝堂上众臣的话语回响在偌大的咸阳宫中,余音绕梁。
吴驹心中也不禁被这种舍我其谁的气势感染,但还没到一起振臂狂呼的地步。
在子楚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讲下,大局已定,主动出击已是必然的事情。
子楚开始发号施令。
“即刻起,全国备战,各大城池戒严,边境若无郡守文书,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是!”
“调动二十万军队,开赴函谷关,随时准备出关迎敌!”
“是!”
“派遣使者,携重金赶赴齐国,以秦国之名赠予君王后和齐王建,需得以利诱之,加以安抚,五国已是极限,寡人不想齐国再加入合纵。”
“传信函谷关,修筑防御工事,令蒙武、蒙恬前往三川郡,将驻守在三川郡的五万兵力全部撤回函谷关。”
短短数句话,将出兵的基调奠定了。
命令被逐层传递出去,秦国这座庞大的战争机器刹那间缓缓运转了起来。
在此之后,朝上又谈论了一些具体事宜和其他需要在朝会上讨论的事情。
良久,散朝,众臣三五成群的交谈着事情,离开咸阳宫。
在众人皆离去后,吴驹和子楚一同缓步来到咸阳宫外,俯瞰偌大的王宫和众臣三三两两离开的背影。
“吴卿今日参加朝会,不知有何感触?”子楚笑问。
“秦国人才济济,兵强马壮,相信定能在此次合纵中取得满意的结果。”吴驹微微一笑说道。
“那就借吴卿吉言了!”子楚道。
“客气。”
吴驹停顿了一下,旋即看着子楚感慨道:“朝堂上一些臣子之言,显然不合乎秦之主张,既如此,大王却不恼不怒,着实令我佩服。”
“他们说的也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不是吗?”子楚耸了耸肩。
“莫非大王真的担心攻周之举大逆不道?”吴驹诧异。
子楚摇摇头。
“祖父当年做过的事情,寡人当然也能做到,区区周王,不足为惧,现在七国各自为战,早已不是周天子统御天下的时代了,更何况他连天子都不是。”
子楚露出一抹微笑,又道:“寡人指的有道理,是此举确实会引起天下人对秦国口诛笔伐,确实会如此。”
“正因为此,寡人才没有恼怒,只要他们在为秦国效力,言行乃是为我大秦着想,那即使是错误的言论,寡人也愿意听一听。”
吴驹沉默。
“大王你确实圣明。”他说道。
“客气。”子楚咧嘴一笑。
吴驹与子楚看着咸阳宫前,久久出神。
这番言论更让吴驹对子楚的印象加深不少。
如果子楚不是三年而薨,凭他这样的明君,凭秦国强大并且还在继续强大的实力,是否会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呢?
吴驹想起那句话。
奋六世之余烈。
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从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再到如今的秦庄襄王子楚,和现在还远在赵国的那位始皇帝。
大秦的霸业,和这六人中的哪一位都息息相关。
秦国之所以能笑到最后,无论明君还是能臣,缺一不可。
……
朝会结束后的不久,攻周的命令正式颁发。
相邦吕不韦为主将,蒙骜、王龁为副将,二十万大军厉兵秣马!
当然,开战并不是立刻的事情,起码在这之前,还会有一段暗潮涌动的缓冲期。
……
三天后的一个清晨,天还没亮,吴驹被人叫醒,被告知一个紧急的消息。
秦姬即将生子!
吴驹立马起床,穿上衣服,披上一件黑色大氅,走出宫殿,却发现外面正下着鹅毛大雪。
“竟然下雪了。”吴驹呼出一口热气,与同样刚起床的魏磬一同走出宫。
“吴卿您跟我走就行。”一个同样披着大氅的人领着吴驹前行。
吴驹点点头,旋即感觉有些不对,于是冒着雪重新打量着眼前这人,不禁疑惑:“老陆?”
此人正是陆绍友。
陆绍友见吴驹这副表情,不由摊了摊手:“在这里见到我很奇怪吗?”
“确实很奇怪。”吴驹点点头,师徒二人随陆绍友向秦姬的宫殿快步走去。
“我虽然医术没您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