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征兆(2 / 3)
,将白色纱布拉平,固定在簸箕边缘,形成一个空间。
这样阳光能晒杨梅干,又不至于让苍蝇等等飞虫被杨梅在晾晒过程中析出的甜腻汁水吸引,直接落在杨梅上。
群众的伟大智慧!
唐秋狠狠夸了外公一把,外公乐得被他吹捧,但也叮咛着交代:“你现在跟在我身边学,等以后啊,你就自己会做了。就算没外公给你做,你也能自己做来吃。”
“那不行。谁做的都没有外公做的好吃。”
唐秋不等外公张嘴,嘴里啊啊哇哇地跑了,去弄下一个簸箕杨梅的晾晒。
正好最近烈阳高升,热德厉害,本来上个月那样大的暴雨,唐秋还担心是不是到时候需要用大铁锅烘烤,如今看来上天还是很有好生之德的嘛!
唐秋胡乱想着,手上却不慢,学着外公的样子迅速弄好了一个新簸箕的杨梅,送上楼去给外公。
虽说家里一楼隔壁就是晒场,但那边毕竟边上就是往后山的路,不少村民在后山都有地,来来去去的实在有些脏。而家里三楼上头能掀开天窗爬出去,直接将簸箕放在屋顶,离太阳更近,也没人来回走动,心理上就觉得干净很多!
因为家里爱喝杨梅酒的实在不多,所以导致这会儿能拿来晒的杨梅干也不多,但也足足弄了3个簸箕。每个簸箕最大直径都有一成年男子展臂那么宽,唐秋觉得够吃了。
不过晒着杨梅干,闻着着杨梅在太阳底下渐渐出来的类似烘干的香味,唐秋忽然想起一种类似的吃食——番薯干。
这番薯干也是有讲究的,需要选甜甜的红心番薯,那种粉粉糯糯的可不行。先将番薯放锅里蒸熟,然后切成一条一条的,铺在竹席上,晒到七八成干就好了。那时候番薯干外头干了,里面还带着二店软软糯糯的,吃上去又甜又一点点黏牙,是小时候没什么零食吃的唐秋的最爱零嘴了。
只是这种不好保存,所以也可以晒的更干一点,更耐吃,别有一番滋味。要是嫌弃太硬,还可以重新蒸一下,就软了。不过那重新蒸的是整个红薯干浑身都软,唐秋不爱吃,他就是这么挑食的孩子!
唐秋越想越想吃,回头对来给杨梅干翻面的外公说:“外公,家里去年种红薯了吗?”
溪山村这边红薯一般是4月中-5月上种,早熟的也要等8月底9月初才能收,晚的需要到10月,所以今年的新红薯这会儿是没有的。虽然现在地里的红薯也能吃,但他们还小呢,吃了外公肯定舍不得。
只能打去年红薯的主意。
外公摇头说:“去年没种。今年倒是种了,在后山,你看到了吗?”
唐秋说:“看到了。外公我想吃。你知道谁家有不,我们去买一点,或是换一点来也行。”
“红薯不值什么钱。买,他们肯定不卖。小莫前两天不是送了些六月黄的螃蟹过来,你去看看挑几只,我去找你舅妈娘家换,他们家去年种了很多。”
“好!”
唐秋马上往楼下跑。
螃蟹养在厨房后门靠山的那个沟渠圈出来的一小块水洼地里,另外那边更大的一片养了前几天外公囤货买回来的小鸡小鸭,还有鱼虾养在本来储水的一个大水池里。农村一般都会弄一个这么大的水池,因为农村自来水不稳定,加上他们习惯从山上拉一根水管,引山泉水来喝,这会儿倒是便宜了那几条鱼,还有不多的虾。
唐秋不敢抓螃蟹,幸好家里有烧灶膛的火钳,看准了,一夹一个准,然后丢进高高的水桶里,连着抓了5只,盖上水桶的盖子,让这螃蟹就算是天大的本事也跑不出水桶。
外公送三楼下来,就见着唐秋装螃蟹的水桶,那水桶装水能装20斤,这会儿就装了5只螃蟹!
外公:“……”
唐秋嘿嘿笑着,还有点不好意思了!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他脸色大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