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战起(1 / 2)
庐江县位于九江郡与江陵郡的边境,隶属于九江郡,做为九江郡对江陵郡的门户边城,庐江县虽小,却五脏俱全,九江王常驻五千精兵于此,城内兵械充足,可谓城小而坚。
这一日庐江郡守将李梵正如往常一般再城头值守,九江王数日前已经带着九江大部分兵马协防襄阳城,九江郡只余下不足两万兵力,还有一万驻守在郡城江州,庐江郡设有五千,其余五千分散在各地,整个九江郡可谓空虚至极,是以李梵这几日每日都在观察边境的动静,以防此时有人偷袭。
这也是九江王临走之时对他的嘱咐,他自然不敢怠慢。
“嗯?那是?”正在此时,李梵神色一动,双目微眯,就见庐江郡二十里之外,隐隐有旌旗晃动。
李梵身上的每根神经立刻绷直变紧,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极有可能是敌军来袭。
于是李梵立刻派出城中的斥候,打探虚实。
不消盏茶时间,第一队斥候便已然回来,只见那斥候刚回城就连忙从马上跳了下来,急忙道:“报,将军,敌军来袭,还请将军早做准备。”
李梵目光一凝,没想到他的直觉竟然成真了,连忙问道:“来的是何人?”
“旗号是忠武将军的旗号。”斥候答。
“忠武将军?”李梵面色大变,这是已故忠武将军张超的旗号,现今唯一能够打着此旗号的人,只有一人,那就是忠远侯张云鹏。
“朝廷大军来了?!”李梵神色大变,忠远侯是此次朝廷大军的统帅,据说率领了足足二十万大军,庐江县不过五千人,如何抵挡?
“敌军多少人?”
斥候答:“不知,远远看去人山人海,军容整肃,至少五万人是有的。”
“五万人……”李梵微微松了口气,还好不是二十万人,不过就算是五万人,庐江县五千人也绝难抵挡,还是需要向王爷求援。
想到此处,李梵立刻朝着府邸走去,他要尽快给九江王飞鸽传书,让他率军来救。
但他却不知,就在庐江县出现忠远侯大军旌旗之影之时,远处的襄阳城,同时有着战鼓声骤然响起。
轰隆的战鼓声如同闷雷一般在整个襄阳城范围内传荡开来,城中的百姓们好似早已熟悉,轻车熟路一般躲了起来,整个城池几乎是顷刻间被军管。
刚刚抵达襄阳城不足两日的九江王韩鸿飞,在听到战鼓声传荡开来的那一刻,便是带着谋主徐子明急匆匆地上了城楼。
城楼之上,襄阳士卒挺拔如枪,其中有一名年过四旬且披坚执锐的将军,正双目睥睨一般望着襄阳远处。
“江兄,怎么了?”韩鸿飞几乎是直接来到了这位膀阔腰圆的天宁王江瑞身前,开口问道。
江瑞神色凝重,缓缓道:“刚刚斥候来报,八十里之外发现了大军的行迹,打着忠武将军的旗号,那是老张的旗号。”
一听这话,韩鸿飞顿时明白了,忠武将军旗号,只有张云鹏部将有资格打,也就是说,朝廷大军已然到了。
“竟然来的这么快?”韩鸿飞神色微微一变,“来的有多少人?”
江瑞面色微微沉凝,“根据斥候观察,约有八万余人。”
“八万?”韩鸿飞微微点了点头,他和江瑞目前在襄阳的兵力约有六万之余,据城而守襄阳,倒也不是不能打下去。
“统领将军是何人?”韩鸿飞又是问道。
“是个年轻人,叫陆明俊。”江瑞随即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副将,“刘宏,将具体情况给韩兄说说。”
“诺!”刘宏连忙应了一声,随后对韩鸿飞道,“韩王爷,陆明俊乃是从微末而起的小校尉,虽然未曾参加过二十年前定鼎南北之战,但是经历大小战也是不计其数,战功卓绝受封牙门将军,此后一路平步青云,做到兵部侍郎,此番是做为大军副帅而行。”
“大军副帅?”韩鸿飞目光一闪,对于陆明俊自然重视了几分,“大军还有多久到达襄阳城下?”
“约有半日路程。”江瑞道,“我已经命令将士们饱餐一顿,半日之后,迎战陆明俊。”
韩鸿飞微微点点头,还有半日路程,那还尚有转圜的余地,当即命令道:“子明,命令将士们整军备战,半日之后,与襄阳将士们一同迎战。”
徐子明诺了一声,随即下了城楼。
“八万人攻打襄阳,且不说襄阳城巨墙坚,其内还有六万守军,区区八万人想要攻破,难矣,不知道忠远侯打的是什么算盘?”
徐子明一边下楼一边想,却见前方一个人拿着一封信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徐子明连忙将其拦住,那人一看是徐子明立刻恭敬道:“徐军师。”
徐子明看着他手中的信,神色微变,一丝不详的预感瞬间充斥了他的脑海。
与此同时,其目光微微一闪。
“可是九江传来的信?”徐子明连忙问道。
那人微微点了点头道:“正是。”
“拿来我看。”徐子明话落,那人只是微微犹豫了一下就把手中的信给了徐子明,九江王曾说过徐子明有统管全军战策之责,自然有资格查看。
徐子明结果那封信,只看了一眼,目中便是有着一道惊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