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一周内连跳4级(一)(2 / 3)
二生和一名叫乔治.德文的白人高一生外,其他的球员我都不认识,有的最多混个脸熟。
尼恩.史密斯是个高二的学生,球技一般,运动能力也一般,但对我十分友好,很多次要求和我一块训练,对于我的球技也相当欣赏。乔治.德文今年刚进入这所高中,在这届高一新生中,球技算是出色的了,只不过他有点瞧不上我这个亚洲来的黄皮肤学生,虽然和我说过话,但总有些趾高气扬的架势。
蓝队的临时教练在周一下午将8名球员集合到一起,进行简单的了解和安排后,便完事了。不过,我被选为了球队的首发,因为个子最高,所打的位置是中锋。
当临时教练宣布我出任中锋时,我不自觉地暗笑了起来,在中国的高中联赛打球时,我都从来没打过中锋,谁料来到人高马大的美国后,我打的第一个位置却是中锋。
不过,中锋就中锋吧,只要能上场打球,就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再说,我的低位单打技术也练得不错,正好可以借助中锋这个位置好好地展现一下。
尼恩.史密斯在训练时,给我透露了这种选拔的规则,比如我们蓝队和黄队进行比赛,只有蓝队获胜并表现优异的球员,才有可能被提拔到更高一级的球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球队中的某些球员过于自私,只专注于个人的表现,而忽略整支球队的配合。
“尽管有了这样的规定,但有的球员为了个人数据好看,打球时还会有些自私,这是无法避免的情况。”尼恩.史密斯说道。
“可以理解,打球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尽全力去赢球吧。”我笑着回应。
“你的心态真好,按照你的水平,被提拔到下一级球队一点问题都没有,至于我,没那么多奢望,只要能打上篮球,我就很开心了。”
刚和尼恩.史密斯认识的当天下午,我们两人就进行了单挑,10个球一局,共打了4局。除了在第一局中,尼恩.史密斯进了6个球外,其他三局的单挑,我都将他的进球数控制在了3个球之内,比分分别是10:2、10:0和10:3。自此,尼恩.史密斯成了我训练时的伙伴,他经常向我请教一些篮球技巧,我会毫不保留地教给他。
不过,就他的篮球天赋而言,即便我倾囊相授,他练出来后也没有那种很具威胁的感觉。
但我很喜欢他,他热情、开朗、乐观,对于篮球是发自真心的热爱,特别像我在天中三高时的队友林方吾。
2021年9月27日(周二)下午,蓝队和黄队的比赛在第一座篮球馆最里面的球场上举行,同时,另外两个球场也在进行比赛。
前来球馆观看比赛的同学不太多,对于这种低级别的篮球赛,没多少人看也在情理之中。可即便这不多的观众,大部分还集中于最外面的那个球场周围,来观看蓝队和黄队比赛的人寥寥无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这么小规模的比赛,裁判、记分员、计时员等比赛所需的工作人员则一个不少。
比赛开始后,我作为中锋和对方跳球,凭借我的身高和弹跳,很轻松地争取到了球权。
或许是实战的经验不足,从一开始,两队打得都有点乱,双方没有任何战术,没有跑位,没有掩护,没有配合,抢到篮球后,就朝自家的篮筐奔去。
这样的打法,进攻的效率自然不好,双方打了4分多钟,只各自进了1个球。
之后,双方进行了一次换人,我们的队伍中换上了尼恩.史密斯,从一上场,他便对我说:“孟科,你的球技那么好,要多打进攻,不要抢到篮板就传出来,有时你有二次进攻的机会,干嘛不直接出手呢?”
尼恩.史密斯的球技虽然不怎么样,但他有不错的传球能力和配合意识,他一上场,球队的混乱局面竟然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打得越来越有章法。
我也增加了自己的进攻,毕竟是在中国高中联赛全国大赛的舞台上打过球的人,我的经验是球场上的其他人无法相比的。
在接下来的几次进攻中,我除了一次投篮投丢外,已经命中6球了,包括2记背身单打的投篮、1记干拔跳投、3记抢到进攻篮板后的补篮。
蓝队和黄队的比分来到了14:4。
很快,蓝队中的其他队友便将我当作球队的核心了,之前一直坚持单打的乔治.德文也开始给我让步,主动给我传球。
在我的带动下,整支球队焕发出了活力,打得越来越顺畅。
黄队开始布置战术,对我采取了包夹战术,其实,别说两个人的包夹,就算三个人前来夹击,我照样可以轻松应对。
可我若是一意孤行地去单打,显得太自私了,所以只要有包夹上来,我就会把球传给处于空位的队友,然后跑到篮下去争抢篮板。
队友要是投篮不进,我抓下篮板后完成二次进攻,同样可以得分。
在这样的策略下,我们的领先优势一步步扩大,比赛打到上半场第17分钟的时候,蓝队和黄队的比分已经变成了38:11。
当比赛打到上半场快结束时,乔治.德文在我们发动反击时,看到了从左路往篮下跑的我,顺手把球朝空中扔去。
我们两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