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产业布局(2 / 2)
个不是我的态度问题,实在是专业能力不达标啊。没办法,只能看着别人去做贡献了,我们给与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是空有一身本领,却坐着跟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能有这样一个机会,那当然是欢呼雀跃了。
于是,考试进行的异常顺利。尽管现在的风气不是很稳,但是这场考试的质量却是很高。足足为赵烨选拔出来了上万的优秀职工。
这要是都能带走,连同家属一起,怕不是得有几万人了。
不过对于一个电子厂来讲,几万人,那可真是毛毛雨啦。赵烨的目标是二十万,一线二十万工人,才可以帮他实现产业升级的最低要求。
于是乎,赵烨离开金陵以后,在大半个国家的重点城市都转了一圈,直到笼络够了足够的人手,这才返回镇南岛。
镇南岛这几年盖房子的活儿可是没有停下来过,经过几年的建设,整个镇南群岛,挤一挤的话,四五十万人还是能占的下的。
这里的几乎没有平房,在后世的一线大城市,城区内的人口密度能达到一两万之多,赵烨这里跟那个时候比,还是差着距离呢。
当然了,这里还有很多的工厂,也要占据大片的土地,不过这里最让赵烨这个“开发商”满意的是,这里的地理纬度低啊,维度低就可以把楼房建的更密集。
在黑心的“开发商”赵烨的主持下,一栋栋大楼相继建成了。他们这边不缺钱,所以建设物资一船船的往这边运。当然了,交给上级的利润,这个他们是不能动的。可是就像之前说的,现在的工厂都是接上级的生产任务过活的,在生产任务之外,他们多生产出来的东西,那是可以用来改善工人福利的。建房子,也是福利的一种。
所以,赵烨不担心来了人没地方住,而只是担心收拢不到合适的人才。
随着金陵厂的搬迁到位,杨厂长第一时间就组织了工人进行试生产。这方面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厂长了,熟悉的很。
对于来到这边工作的人来讲,简直感觉自己跟做梦一样。这里的社会氛围,跟以前生活的地方完全不一样,简直就是个世外桃源。没有人不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这里的工人爆发了谁都想想不到的工作热情。
试生产很顺利,然后是正式生产,等赵烨完成了人才收拢计划回来的时候,这里的生产已经正常化了。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轮船开进来又开出去。港口的繁忙程度让这里的港口建设从来就没停工过。周围的礁石被一片片的炸开,然后用赵烨设计订做的专用船只清理干净,再把炸碎的礁石填海造陆,不断的开辟着新的港区。
“烨子,你怎么弄来了这么多的人啊!我们的工厂哪里能吸收这么多的人?”杨厂长看着赵烨的“劳动成果”,愁的不行。
“嘿嘿,师父,我们下一步要在金陵厂的基础上扩建了,我计划造电视机。”赵烨说出了他的计划。
“电视机?你是说彩色电视机?”杨厂长也不笨,相反,这个想法他很久之前就有了。毕竟,彩色的显像管都弄出来了,造电视还有什么难的么?
不过就是这样,那也用不了这么多的人啊!
“烨子,把你的计划和想法,跟我仔细说说。”杨厂长对赵烨还是了解的,他可不认为这个小子会无的放失。
“师父,我计划,主攻三个领域。第一是芯片领域,包括计算机,这是我们的核心领域。第二个是家用电子产品领域,包括电视机,游戏机,冰箱和空调。第三个是飞机,我计划……”
“等等,等等等等。飞机,飞机是那么好弄的吗?你这整天都在想什么呢?那是军工领域,需要多少的配套部门你知道吗?,你把飞机制造厂搬到这里来,我敢保证,你一架飞机都造不出来的。”
“嘿嘿,师父啊,我还能不懂这个,我说的飞机,是无人飞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