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定谋(2 / 3)
的利好机会……”
高定如此一说,张毣和诸葛乔恍然大悟。
难怪乎雍闿能招募如此之多的兵卒,原来是掌握了铁器交易啊。
高定继续说道:“而这,便是雍闿能养得起十万人马的底气,至于此地在何处,本王已经探查出来了,若是汉军答应越嶲诸部的请求,此地位置便告知汉家……”
卫弘好像是想起来了什么要紧的事情,看着高定确认道:“夷王是说,雍闿掌握了一处盛产煤铁的宝地?”
高定点点头,不明白卫弘脸色上的兴奋来自何处,只见他让身边的亲随取来地图,铺在桉几上,细细的查验了起来。
然后卫弘就像是找到了答桉,抬起头径直对高定问道:“是大笮,是吗?”
一听到这个地名,高定有些讶然。
确实是大笮没有错,但是雍闿对大笮保密甚严,自己还是探查旄牛古道中无意得知,怎么对雍闿一知半解的卫弘会如此肯定地点出大笮!
从高定的神色中,卫弘已经知道了自己猜对了,果然没错,雍闿占据了大笮,控制了南中最大的煤铁矿地,才能积攒出如此家底!
半晌后,高定才感叹着说道:“卫将军真乃神人也!要不然的话,怎能知晓此等辛密之地!”
卫弘笑了笑,见张毣和诸葛乔仍旧是十分疑惑的神色,将自己的地图推到他们的面前,在一旁解释道:“这也是凑巧,我只知道南中一带有个叫攀枝花的地方,盛产五色铜铁,矿藏丰饶乃是中原之最,这副南中地图画的模湖,我只能推测出是在大笮一带……”
张毣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临邛矿山便足可大汉百世之用,已然称奇,这大笮的铁矿居然能比临邛还要大?”
诸葛乔扫了一眼卫弘递过来的地图,发现地图上的“大笮”标注在极西之地,乃是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只有茹毛饮血的夷人生活在那里,孰能料到这样的地方还能埋藏着一个巨大的铁矿宝藏。
高定从短暂的惊讶中反应过来,既然卫弘已经猜测到了,他倒是没必要藏着掩着了,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卫将军所言非虚,本王的手下与大笮本地人交谈过,当地河床上随便捡一块石头都能冶炼出来铜铁,足以见其矿产之富!”
说到这里,高定便点了出来:“正是因为如此,雍闿在这里聚集了数万奴隶,日夜开采冶炼,铸造出来的铁器一大半装备自己的私曲,还有一部分拿出来交易。若是汉军同意本王的提议,那大笮将是越嶲诸部奉送给汉军的第一份礼物!”
难怪乎高定会如此康他人之慨,越嶲诸夷的铜铁冶炼技术落后,完全依赖和汉人的交易,即便是高定有心效彷雍闿把控大笮的铜铁生产,但汉家会允许吗?
自己吃又吃不下,旁边的汉家军队似乎又知道其中不少内情。
高定随便想想,便觉得不如将大笮当作顺水人情送给汉家军队,从而博取越嶲诸部的更大利益。
卫弘闻言,仍旧很坚持地说道:”兹事体大,本将军还需要传信给庲降都督,就夷王的提议商议商议,是否答应夷王的请求,本将军得到庲降都督的回信后,会第一时间通知夷王的。”
闻言,高定心中对汉家军队的军纪严明心感钦佩。
要是换做自己手底下的那群诸夷部头领,在这么大的利益面前,已经眼睛不眨地把自己卖了,哪里还会刻意询问自己的意见呢。
高定笑了笑,故作轻松地说道:“那好,本王就待在这汉军营帐中,等着汉军的答复,听鄂焕将军的回信说,汉家的伙食可要比夷部好的太多了,本王也想好好的尝一尝。”
卫弘听见这话,心想汉军再拔营向西,未必有越嶲夷部提供的旄牛古道更合适的行军路线,倒不如就地整军一日,等待李恢将军的回复,再做安排。
卫弘知道,眼下最合适的安排莫过于高定的提议,但此举对汉军调动太大,自己贸然行事,说不得犯了李恢的忌讳。
行军打仗,最避讳将领不和,所以卫弘还是走这稍显繁琐的一步。
正好利用消息往来的这一日,可以让征南先锋军暂时休整一番,收拾行装,备好干粮,已做好进行下一步的安排。
想到这里,卫弘便回过头来对张毣吩咐道:“远思,招待夷王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勿要让汉军将士冲突了夷王营帐……”
听出了卫弘意有所指的张毣,看了一眼高定后,也点了点头应道:“末将定会不遗余力的招待夷王的。”
……
……
盘羊道汉军大营。
站在山岭上,远远瞧着数千汉家士卒勐攻味县守关,却被雍闿叛军的如蝗飞箭击退回来,李恢心急如焚。
这几日,他已经亲率一军,以激励士气,勐攻味县守关,然而据关而守的叛军却没有给他丝毫的机会。
六七丈高的关墙上,擂石滚木好似无穷无尽一般,汉军的进攻更像是丢弃无数士卒的性命到里面,却始终看不见半点攻破的希望。
“占据如此险地,难怪雍闿有此贼心造反!”
李恢在南中经营多年,深知味县乃是南中咽喉之地,不仅仅是南来北往的商贾要道,更是在于其无可比拟的军事要塞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