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十四)(2 / 3)
买肉者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汝赚钱本就不易,吾怎能占汝的便宜。汝在兑换一些东西给吾,筹够这还银吧。”
卖肉者道:“吾在兑换一些东西给汝,恐汝食之不完,反而浪费。古人曾有诗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万物维艰。’吾怎能做这不宜之事?若汝信的过吾,以后到汝这买肉之时,吾在补汝这不足银钱。”
“有什么可信不可信的?”买肉者道:“如此甚好,小生在此谢过老伯。”说罢,离去。
神灸夜沿街而行,所见这“金陵”百姓道德颇高,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总角(儿童)皆习儒道,修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宁愿自己利益受损,也不愿他人利益损失分毫,如此好人,当真难寻。不由思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古人诚不欺我也。只是,这份善举若在现今道德下滑的金陵,恐被人笑话,得那‘傻子’二字。”
神灸夜一番感叹,忽觉肚饿,遂向一酒楼行去。未进酒楼,突见一乞丐在酒楼门前徘徊。正欲邀那乞丐同进,便见一酒保从门内走出,对那乞丐道:“大娘,天冷,快进来喝杯热酒暖暖身子吧!”
乞丐道:“不,不。老身未有东西可予你,还是不进了。”说罢,欲离去。酒保见之,急忙拽住乞丐衣袖,往酒楼拖去,并道:“我已承诺掌柜的,定要将您带到。怎能失信于掌柜?”
乞丐无法,只得随酒保进入酒楼。神灸夜紧随其后。入得酒楼之中,只见一妇人身穿紫红罗桑,腰系一黄色丝巾,下着一绿色荷裙。一头青丝被一根银钗束于脑后,相貌端庄,让人见之而顿生好感。
妇人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快步而来。神灸夜瞄了一眼,只见那碗面比在座之客的分量都足,而那牛肉更是块大,不下十余片。乞丐见之,忙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说罢,欲下跪向妇人道谢。妇人急将乞丐拦住,说道:“大娘,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我怎能受您如此之礼?况且您还是长辈,这不是折煞我么?”
乞丐闻妇人之言,虽不再下跪道谢,但也不食妇人之面。妇人道:“大娘,这碗面本就是为您准备的。圣人孔子告知我们要勤俭节约,若您不食,岂不浪费了。”
乞丐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我无以报之啊?”妇人笑道:“大娘,我后厨还缺一位洗碗工。若您实在过意不去,何不给我洗碗抵之。”
乞丐点了点头,用衣袖擦拭了下脸颊,遂拾筷,食面。神灸夜见之,心道:“这妇人怕是老者不肯食这面,故才有此一说。老者亦知妇人好心,故才落泪。又恐妇人见之内疚,方用衣袖拭之。”
神灸夜向酒保要了碗牛肉面,食之下,竟觉人间美味。待面即将食完,忽见酒保拿着一个铜锣敲了三下,对众人道:“戌正将到,有要参加儒法会的人赶快哦!”
随着这一敲,神灸夜但见这酒楼中大部分人风卷残云的扫完桌上食物,将银两放在桌上,快步走出酒楼。妇人拿着一个算盘,酒保右手握毛笔,左手拿着一卷竹简,俩人开始依桌清点价格。
俩人来到一桌前,妇人打完算盘,对酒保道:“三桌,张信,一两三钱,给的是二两银,需还七钱。”酒保在竹简上记录后,俩人来到旁桌。妇人在算盘上一阵拨动,说道:“四桌,陆员外,二两七钱,给的是五两银,需还二两三钱。”酒保在竹简上记下。
神灸夜见之,效仿前面离去的食客,将银两放在桌上正欲离去。妇人拦下神灸夜道:“这位客官面生的很,不知住哪里,叫什么?等下我结完账,好将多余的钱给您送去。”
神灸夜道:“在下神灸夜,刚到这不久,现下还未找到住处。”
妇人道:“那客官参加完儒法会后,别忘了回到这里,结清食账。”
神灸夜不解。妇人歉道:“公子恕罪,是我思虑不周,忘了公子才到金陵,怎知我金陵习俗。”说罢,解释道:“金陵是儒家发源地,百姓多习儒。金陵除闻名遐迩的金陵学府外,还有许多民间组织的儒道修习阵地,这儒法会便是其中之一。每日戌正之时,菩提树下,学子都会相互论道、学习,共同提升。此外,金陵学府还会派遣一位学子诵读先贤圣典。故而,为了节约时间,参加儒法会的学子们才会将银两放在桌上,由我们酒楼记录。待儒法会结束后,再返回我这酒楼清账。若是忘了,常来的,下次来时再清;不常来的,小二上门去清。故而,我才冒昧问公子姓名,且误以为公子要去参加那儒法会,提醒公子回来清账。”
神灸夜道:“原来如此,多谢掌柜的告知详情。听您如此之说,吾对那儒法会特感兴趣,想去瞧瞧。劳烦您将这账记着,等我回来在清。”妇人道:“那公子快快去吧,我不耽误您了。”
神灸夜快步走出酒楼,却不知该往何处行。正欲返回酒楼,向妇人询问儒法会在什么地方,忽见一些人向一个地方行去,料想这些人定是去那儒法会之处,遂尾随在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