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弄个货币改革,再见钢镚(1 / 2)
特地将小茴香挑出来再送回阳山,这玩意种子一撒,随便戈壁滩也好,山地也好,跟野蒿一样疯长。
在这里不值钱,拿到南边去,就是值钱的香料了。
磨碎了烤羊肉,再配上咱特有的辣椒面,别说南边的富人,估计这蕃人都得一车一车地买!
不过这茴香是自己个疯长,也解决不了阳山流民工作的事。
再一瞧,好家伙,他们竟然在山林找到了温泉。
只是被高铁判定没啥用,所以没在信上特地说明。
他觉得没啥用,沈沫雪却立即有了思路,这年头温泉当然不能建温泉山庄啦。
就是太平盛世,在阳山这样的小地方,建个温泉山庄也是亏本买卖。
泡温泉是帝都勋贵的消遣,对普通百姓来说,没啥用的。
但是温泉还有另外一种用法啊!
马上就要到寒冬腊月了,可以搭大棚,下面建管道走温泉水,上面就能种菜养鱼啊!
冬天的绿菜多精贵!天冷菜也不容易坏,近点卖给蕃人,远点让商队卖到别的州城,都是银子啊!
养的鱼就算不能卖新鲜的,反正咱不缺盐,全都腌成咸鱼,同样天南地北的卖就是了。
沈沫雪立即给高铁回信,着重利用温泉,差两个匠人同行,教他怎么搭大棚?怎么走温泉水?
突然她又想到一点,忍不住激动起来,有温泉,就意味着会有石流黄,也就是老式黑火药必备的原材料,硫磺!
她忍着激动去捏小机器人的零件,那小机器人活像被人捏一块肉一样,颤抖着叫出声来:
“宿主您又要什么?”
沈沫雪得意地笑啊得意地笑:“我再问你一次,船舱中真的没热武器?”
小机器人无奈地说:“真没有!如果有,上回宿主被人劫持,我就给您了。”
“哈哈,今天本宿主就是想告诉你这个没用的小东西!
没热武器就算了,我不要了!
我要来自己造!”
小机器人抽抽脖子,扇扇翅膀,举着白玉一样的小拳头:
“宿主加油!”
加你妹的油!
“去给我找找有没有相关方面的书?再找一些能用的材料,对了,找个电子称。”
配方比一定要弄好,但这里又没有精确到克的称。
小机器人瞬间又无语了,你既然还让我找这找那,那你骄傲个屁啊!
给高铁的信写好,立即叫来张浩:“匠人就常驻阳山,帮他们搭大棚,弄鱼塘。
让人给我带些石流黄回来,多多益善,但得秘密一点,莫让人知晓阳山有石流黄。”
又问道:“哪里有硝石?”
张浩哪里懂这个,沈沫雪又叫来杨芳华,这姑娘果然是这个时代的百科全书,立即回道:
“陇道出硝石,姑娘需要多少?如果不多,在泰安寻寻也有。”
沈沫雪点头:“先悄悄在泰安找,莫声张。”
杨芳华和张浩都好奇:“姑娘要这石流黄和硝石做什么用?”
“哼哼,做烟花呀!”
两人相视一望,一头雾水。
姑娘才让商队在大周那边抓烟花匠人,这会又要自己做烟花,姑娘到底是有多喜欢烟花呀?
这边“烟花”的原材料还在寻,杨芳华又给了新的难题:
“姑娘,咱们流通的钱太少了。
不论是金、银还是铜钱,都极少。
商队往来多是以物易物,百姓之间多是以工分易物,工分在泰安,比铜钱还好使。
之前人少,大家又穷,这样到也无妨,可现在人多了,长期如此,不利于市场啊!”
这个问题沈沫雪以为会在一、两年后出现,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只能说明,咱发展的太过迅速了呗!
“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我决定不用大周钱,咱们泰安自己造‘泰安钱’。”
杨芳华先是一惊,随即又认同,姑娘是要大事,又深恨大周朝廷,一切用新的,更有利于泰安的发展。
随即沈沫雪画出自己设计的钱,材料和样式都像后世的钢镚,只是中间多个小孔,能串起来。
泰安少铜却多铁,所以这钱的主材料为铁、钢和少量的铜,分为一钱、五钱、十钱。
一钱主为铁正面是梅花印写着“壹”,五钱主为钢,正面是竹子印写着“伍”。
十钱主为钢加铜,更重一点,正面是五角星写着“拾”。
三种钱反面皆写着“泰安”二字。
用隶书写的,很是庄重。
“这钱跟铜钱一样的等值,千钱可换一两银子。
不过这金、银咱们也要变,都打成金、银元。
一两银子打成一块银元。同样背刻泰安二字,再刻上打造的年份。
十块银元兑换一块金元。”
杨芳华提议:“可要发行银票或纸币?这样与商队往来更方便一些。”
沈沫雪摇头:“绝对不行!咱们也不收大周的银票!
与泰安生意往来,要么以物易物,要么就用泰安钱!
商队若是自带了金、银,咱们可以只收一成费用,帮他们打造金、银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