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2 / 3)
料?如何得知要用什么香料,用多少?”整个林家,除了林晓禾,也只有林济为知道火锅底料的配方。
“将我们家的火锅底料留下晒干,然后找人辨认里面的香料。此事说来话长,我一会儿跟你们仔细说。”林晓禾转头看向林世礼,“大哥,你急着回去,就先走吧,让人给你准备干粮。”
李氏忙道:“你这孩子,都到中午,怎么还赶你大哥走呢?要走也得吃完午饭再动身。”
“娘,大哥急匆匆的赶去淮州,连孩子都没见过几面,急着回去呢。”林晓禾解释,根本不是她赶人走,是替林世礼考虑呢。
李氏不赞同地道:“娘知道世礼急着赶回去,可也不急于一时半会儿,吃过午饭也不迟。”
林晓禾无奈地摊摊手:“行吧,让大哥自己做决定吧。”
“三叔,三婶,我还是不吃午饭了。去郦县还得一天,反正也得在路上吃,就不耽搁了。”林世礼起身告辞。
“行吧,我让你给你准备干粮和水。”李氏有几分担心,“正午最热,赶路也的顾着身体,我再让人给你准备藿香丸。”
李氏说罢就急匆匆亲自去准备了。
林晓禾摸摸鼻尖,要是林世礼真在路上中了暑,她多半会挨自家娘抽。
“爹,姨父他们不在家吗?”林晓禾没有看见付习和李芳娘出来,不由问道。
“付家那边来人说是老夫人病了,还病得不轻,要他们回去见见。”林济为不好对付家说三道四,但这语气听来也有点轻视之味。
拿生病当借口,付家用了不止一次了。
一开始还看不起李芳娘抛头露面赚钱,付习又没有考上,那家人不怎么搭理。
这些年眼见着付习和李芳娘过得越来越好,就贴上来,偏偏还拉不下以前的身段,总借着孝顺的名头,让付习给他们钱。
付习从小受到的教导,自然不敢忤逆长辈,一开始还想着花钱能将关系打好,那也是好事。
几年下来,却发现,银两花了,但关系并未多好。
付习也就懒得再花费在他们身上。
于是付家的长辈,三天两头的生病。
“虽是分家了,可孝顺长辈的事,绕不开。”林济为也毫无办法,“摊上这么一家人,也是运气不佳。”
付习毕竟是付家人,林晓禾也不好让付习不去管自己家的人,即便他家人对他不算好。
亲情一事,有时候真不是一说就能断掉的。
律法也不会站在付习这边。
付习还会继续考试,若是中举,走上仕途,如果有了不孝的名声,只怕这官还没有当,就已经走到头了。
现在他们给付家的钱少了,可那边长辈一喊生病,他们就得回去。
“这事不能拖着不解决。”林晓禾说道,“姨父没想过吗?”
付家那边,主要得看付习的意思。
“我和你姨父说过,那点亲情,你姨父心里是没剩下多少了,现在是不想留下坏名声。”林济为叹口气,“没好办法解决。”
李氏这会儿也过来了,听到他们在提付家的事,也应道:“现在不给那家人银两,他们就闹腾厉害,三天两头的来叫人。”
剩下的话,李氏没好说出口。
要是病得这么频繁,早就不在人世了。
“我倒是有个法子。”林世礼突然开口,引得林济为几个人都看向他。
李氏忙问:“什么法子?”
“省城离桃县还是近了点,不如让姨母他们搬去京城,姨父还得考试,在京城备考也无碍。”林世礼看着林晓禾道,“小妹如果在京城要开店了,也能让姨母先帮忙照看着。”
李氏不解:“可去了京城,那付老太太,还是能借着生病的由头去叫他们回来,这路途遥远,可不更折腾?”
“三婶,姨父、姨母回来,付家的其他人也得在家侍疾。”林世礼微微笑,“京城离桃县路途之远,等他们回来,那家的另外几个儿子能好好的在家侍疾吗?”
林济为和李氏疑惑地对视一眼。
林晓禾笑了:“大哥倒是精明了许多。”
“听过别人用过这种法子。”
见李氏还不明白,林晓禾给她解释了一二:“娘,姨父和姨母还在回来的路上,付家的另外几个儿子就得在家照顾病人,得需这么多天呢,若是能找到他们一丝不合适的地方,例如在外面寻欢作乐……”
“这说的什么话!”还未说完,话就被李氏打断了。
不过说到这里,李氏和林济为也明白过来了。
付老太太会作践付习,但不会作践她自己的儿子,要真能抓到他们在付老太太“病重”时,做了不合适的事,那就是对付他们的把柄。
付老太太为了她的儿子,也不敢再拿“病重”的借口折腾付习他们。
“我看此法甚好。”林济为觉得可行,点着头,“等妹夫他们回来,我们同他们说一说。”
林世礼起身告辞,没让他们相送。
李氏问起林晓禾京城之事:“若是让你姨母他们去京城,可有什么麻烦?”
“不会的,正好我也打算在京城开店,能让姨母先过去,也好。”林晓禾有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