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一年五收(1 / 2)
回到家中,看到玉如意与小玉二人正忧心忡忡的照顾着达赖。
陈文随口说道:“你们两个不要太担心了。这种事情担心也没用。如果能好,他自然会好。如果好不了,那……我已经尽力了。对了,这是我老家,平时没人来,你们就安心在这里养伤吧。我白天一般在城中,不回来的。”
说完,准备转身出门,给二人留个清幽的环境。
“喂!”
这时,玉如意忽然开口叫住了陈文。
“嗯?你还有事?”
“你个混蛋,看不出你心肠还挺好的。谢谢啊,你救了我们两次了。”
陈文顿时一脸黑线地道:“我再说一遍!我不是混蛋!我有名字,叫陈文!你们不说叫我一声陈兄,哪怕直呼我名也行啊!非得混蛋混蛋的叫吗?”
小玉说道:“被我们小姐叫,那是你的福气!至于叫什么,我们小姐喜欢就好!”
“那是在你们草原上,这里是大盛!他是你们草原人的公主,可不是我们大盛的公主!”
“你可真小气!”
玉如意皱了皱鼻子,哼了一声。
陈文懒得搭理,直接离开了房间。
将三人留在后河村的老家, 陈文来到了田野中,这里有一群人正在建造大棚,都是他花钱雇来的工人。
大棚已经基本完善了,二十亩的地,全部被大棚覆盖。
陈文进去体验了一下,温度要比外面热得多。
夏天还是要把房顶拆掉才行。
与工人简单的交流了一下接下里的步骤,接下来其实也没有几个步骤了,这基本上就算完工了。
只要把上面做成活动天窗就可以了。
“陈文,你别怪二叔话多啊,你弄这些到底是想干什么?”
村里的张二叔,陈文也得叫一声二叔。
这些工人都是他从村里叫来的。
“这还不明白吗?这不是都能看出来的吗?种地啊!”
“种地?陈文啊,你糊涂了吗?”
村民本来就感觉陈文是想要种地。
没想到一问还真是。
“你现在都在青州做生意了,还要这一亩三分地做什么?”
“就是说,是做生意不赚钱吗?士农工商,种地可是最低级的了。我是没有能力,要不然,我早就去青州做点小买卖了。”
“谁说不是呢,我去年还想着去青州卖炊饼呢,好说歹说,也比种地要赚钱啊!”
“陈文你别瞎弄了,好好的做你的生意,可比种地强。而且还能结识很多大人物。”
“对对对,这一点我赞同,陈文现在可厉害可风光了呀,有余捕头帮着他,一天赚的钱比我们一年赚的还要多久。是不是啊大伙说。”
村民就这样,七嘴八舌的。
陈文听了也不心烦。
或许是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见众人聊的火惹,他插了一嘴,“要不然你们跟我干吧,怎么样?一年我给你们二两银子,怎么样?”
“二两银子??这么多?我说什么来着?陈文不是没良心的孩子,他发达了肯定不会忘了我们的!我说的对吧。”
“陈文,我们早就想跟你干了。但是想想……我们好像什么都不会,就只能出出力气,所以也没敢跟你说。”
“别说二两了,陈文,你给我一两银子我都愿意跟你干。”
“二两!?我没听错吧?”
后河村种甘蔗,忙活了一年,顶多也就能卖个一两银子。
而且还不算成本。
去了成本也就五百文的样子了。
如果再算上一年到头来的辛苦钱,饭钱,那五百文也只能剩下一百文了。
陈文给二两,这等于是村民们最后净赚二两,没有一点成本。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福利啊!
村民们怎能不喜不惊?
这二三十个村民,可是一股不小的劳动力。
陈文大棚盖了起来,肯定要种东西的。
而且二十亩地,在这个没有机器设备的年代,全都得靠人力上。
不过话说回来,这年头的人可比后世的人要生猛的多,一个人种五亩地都不是问题。
属于往死里干、特别能吃苦的那种人。
“你们没听错,就是二两。我这大棚不是建好了吗?然后我要在这里面种农作物,先种甘蔗!你们也知道,我做白糖最缺的就是甘蔗了。”
有村民听懂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让我们给你种甘蔗?”
“不错!从年头中到年尾。二两银子!”
“陈文,你你你……你家也是种甘蔗的,你不可能不知道甘蔗这东西一年只能种两次吧?怎么从年头种到年尾?”
有村民指出了陈文话中不对的地方。
又有人说道:“是啊,甘蔗一年顶多两次。这样吧,陈文,我们都乡里乡亲的,我们也不坑你!”
“你给我们一年五百文,我们就帮你中了这二十亩地的甘蔗。”
“什么五百文,你怎么这么舍得要啊?咱们这么多人,才种二十亩地,一人一百文就够了。一年到头也就种两次,收两次。”
“对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