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理由(1 / 2)
长街之上。
李安的突然出手。
这才让长安的百姓,终于想了起来。
这位新封的燕王,可并不是什么软柿子,可以任由他人拿捏。
若非如此,蜀王李恪,也不会至今圈禁。
不如此,北方突厥人,也不会一举覆灭。
此时此刻。
诋毁过过李安的人,终于恐惧了起来。
就连躺在地上的吉藏和尚,也不例外。
而李安,却根本没有将这两方,任何一方的恐惧,有放在身上。
依旧带着几分轻蔑,娓娓说道。
“大和尚可知,为何乱世之时,佛教的发展,总是异常的迅猛。”
“而到了盛世,却往往停滞不前。”
“还经常引来朝廷的打压?”
此话一出,所有人不禁一愣。
有这种事儿吗?
可熟悉佛事的人,只是稍一回想。
很快,便勃然色变。
果有此事。
然后,便是一脸愕然的看向了李安。
而李安,也根本不期待这些人,会有任何答案。
依旧自顾自的说道。
“那是因为,你佛家,不管是那个宗派,所求的都是来世的解脱。”
“此世只有一个字,‘忍’!”
“用极致的忍耐,来麻痹自己。”
“像是行尸走肉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得过且过。只
为求神拜佛,求下一世能托生个好人家。”
“而到了盛世。”
“大多数人的日子,已经勉强能够活的下去了。”
“若是辛苦一点儿,甚至年头上能见上一点儿荤腥。”
“既然此世能算是过的很好,那又有谁,会把妻儿老小的油水,平白无故送给和尚,去求虚无缥缈的来世呢。”
“人人都在奋进,只有和尚,爬在王朝身上吸血。”
“你说,朝廷不打压你,打压谁?”
长安,乃是天子脚下。
便是普通人,都对各种思想,颇为了解。
就算是不了解的,耳濡目染之下,也能知道个一二。
以前。
从来都没有人,深度解析过此事。
现在。
听李安这么一说,众人尽皆恍然大悟。
怪不得。
怪不得文皇帝那时候,和尚还没有那么多。
如今。
竟然坊坊都有寺庙,人人都去拜佛。
甚至是一坊之中,两寺和尚大打出手,就为了争夺香火。
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李世民,在不断点头的同时,更是一脸的羞愧。
如今,长安之中,如此之多的寺庙,不正是说明长安的百姓,过非常的困苦吗?
连首善之地的京城,都是如此。
那么其他地方的百姓,又是如何生活的?
日后,史书上面记载一笔,又会怎么写?
皇上一身冷汗,百姓恍然大悟,和尚汗出如浆。
而李安,却毫不在意。
只是身子稍微前倾,目光灼灼的盯住了吉藏大和尚的眼睛,幽幽的说道。
“你现在该知道,本王为什么会憎恶佛了吧!”
“医家有一句话。叫只盼世间人无病,宁愿架上药生尘。”
“可你佛家是怎么做的?”
“放高利贷盘剥百姓。兼并土地,夺走百姓赖以生存的最后依仗。想方设法,榨干每一个人的,最后一文香火钱。”
“而回报给世界的是什么?”
“是与突厥人勾结,出卖我大唐吗?”
“别说与你无关。”
“总不能佛门好处占尽,脏事儿却全推给别人。”
“你想的倒是美!”
说罢,李安飞起一脚,直接给眼前,怒火滔天的和尚,踢的连滚好几圈儿,然后这才傲然起身,犹如狮子吼一般,放声喝道。
“我李安不求来世,只求今生。”
“愿今生遇到的每一个人,吃饱穿暖。”
“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天边,只为这个目标奋斗。”
“不管是神还是佛,只要敢挡在我的面前,便必定会碾碎他们。”
如此狂妄,真挚,而又热情的誓言,让听闻此话的人,无不心头一震,嗓子发苦
,以至于疼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而李安的目光,却再次对准了地上躺着的和尚。
他请走两步。
走到了大道的边上。
随手扯过看热闹的顽童,然后抄着他。
不顾孩子的惊恐,翻起了他身上褴褛的衣衫。
之后,又走到了和尚的跟前。
“刺啦”一声。
丝绸织就的僧衣,直接被撕成了两半儿。
露出了面盆一样的,雪白屁股。
然后。
李安这才谑笑着说道。
“至于说厌恶僧!”
“百姓家的孩子,累死累活也吃不上一顿饱饭。”
“而你等丛林似饭山,从不见劳作,却吃的一个一个脑满肠肥,胳膊比孩子腰都粗。”
“正如《硕鼠》所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