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局势(1 / 2)
兵凶战危。
即便是李安,武力再怎么通天。
但是身为父亲,李世民绝不愿意,再见到李安,上战场冒险。
一场和突厥人的大战之中。
他战功卓著。
已然受封燕王。
此乃人臣的顶点。
之后,几乎赏无可赏。
如此一来,就算是李安再想要带兵出征,朝中百官,也不会愿意。
若是他再立下灭国之功的话,那以后该要怎么封赏?
这样一来。
李安就只能留在长安,安享荣华。
也好让皇上,有更多的时间,为他铺路,以及教他如何,于朝臣争斗。
李世民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那么,那封信,也就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
当即。
在还没有在下朝的时候,就被投入了火盆点燃。
然后,只待处理完了离宫之中的琐事,君臣便可重回长安。
而仁智宫中的百官,同样也是异常的满意此事。
虽说大家被皇上,要挟了一遭。
可就算是李安封王,那俸禄也是皇家来出,关自己什么事儿?
只要是不牵累到自家的家族就成。
玉华山上的君臣,皆大欢喜。自此,没有人把此事再放在心上。
可长安的人不知道啊!
自法华宗的和尚,从某人口中,得到
了秘密泄露,法正和尚,甚至亲手把证据,送到别人手中的消息之后。
一瞬间。
京城的近半和尚,如丧考妣。
甚至是不少光头,混迹到城狐社鼠之中,连夜出逃。
意图闯出长安,藏在那个犄角旮旯里面,苟且偷生。
可惜。
这些人,终究是小瞧了秦琼和刘弘基。
被刘弘基一个突袭,全都割了脑袋,挂在了坊门之上,当做了风铃。
以至于潜藏起来的黑帮,也再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让京城治安,再次为之一肃。
而作为牵头的法雅和尚。
更是一夜老了十年。
原本慈眉善目,满面红光的唬人模样,同样也是一夜之间,便的如同寒风中的蛋蛋皮一样,皱的不成模样。
连原本与他勾连的裴府管家,都认不出来了。
走投无路的和尚,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罪魁祸首,司空裴寂的身上。
可如今,长安的权贵之家,就连家奴,都被翼国公秦琼抽调,用来协助守城。
更何况是亲兵?
裴寂根本无人可用。
再说了。
裴家可是河东大族,赫赫有名的世家,又如何能学无牵无挂的和尚,一走了之?
难道不怕河东裴氏,被李世民连根拔起吗?
无奈之下,只能狗急跳墙。
一边集结长安,和此事有牵连的,所有寺院的僧兵,冒充盗匪出城。
抓捕暂居渭河河畔,武家庄子上的李安家眷。
一边派了口才了得的和尚,前往李安大营,与李安交涉。
试图以此事威胁,拿回证据。
可惜。
这些人来晚一步。
书信早就被刘仁轨,交给了皇上。
而深谙世家行事肆无忌惮的唐观,同样也是早有准备。
冒充盗匪的两百僧兵,被藏在庄子之中的并州铁骑,只是一个突袭。
便连一个人都没有走脱。
除了留下几个软骨头的活口之外。
其余的和尚,全被愤怒的军士砍了脑袋。
拎到庄子口,垒成了京观。
而前去和李安交涉的和尚,更是被恼怒的李安,直接挂在了旗杆上,哀嚎了三日三夜才死。
事情传会长安,引得幕后黑手,再次恐慌。
无奈之下,只能请出德高望重的老僧,前往渭河河畔。
妄图借杨家姑姑月光菩萨,和李安不动明王名号,以他们和佛家的夙缘,来说服李安的母亲刘氏,劝李安交出书信。
可佛不过是信仰。
而孩子,才是几个妇人仰仗的天。
这些光头,胆敢谋害李安,完全是触动了几人的逆鳞。
都不用军士动手,武媚
娘直接指挥家中的下人,将几个和尚乱棍打死。
长安城中,司空裴寂,和法华宗的和尚走投无路,全然变的歇斯底里。
将所有的怒火,全都发泄到了李安头上。
若不是这人,潜藏九地。
一举破坏了突厥人的大计,又如何会让自己,落到如此地步?
说不定,自家的大计早就成功。
这会儿,李世民都被人抓去放羊。
而太上皇,也重回皇位了。
一切,都是李安的错。
因此。
疯狂的和尚,不顾一切的煽动城中的善信,恶意诋毁李安的名声。
企图将李安塑造成十恶不赦之辈。
可惜。
此时,李安大破突厥的消息,已经传回了长安。
尤其是他,伪装成契丹人,一路潜入突厥人的核心之中,最后反戈一击。
这种动人心魄的故事,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