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突兀(1 / 2)
皇上念出来的第二份信,倒是不算怎么骇人听闻。
可其内容,却比之前的那封,更加的让人心惊。
长安,万年,日夜有人制造混乱。
本身有恙在身的翼国公秦琼,彻夜不休,数次昏倒,可依旧强打着精神,弹压京城治安。
城狐社鼠,在与和尚的勾结之下,数次煽动百姓逃亡,冲击城门。
被刘弘基铁血镇压,几近杀了个血流成河。
而这些潜伏在白色下面的黑灰,又大多都有权贵人家作为后台。
事关不少利益。
因此,不少人出面,给刘弘基施压,却又被这厮,将出面的人,直接抓入了刑部大牢。
如今,整个京城,都是反对秦琼,刘弘基的声音。
这其中,并不缺少,士族权贵的家眷。
而皇上,念出来的几个名字当中,就有如今,离宫之中,高官的子嗣。
皇上在这里拼搏厮杀,百官在这里担惊受怕。
而自家的子嗣,却又在长安,疯狂狂的扯后腿。
突厥人还没有打到长安呢,有人就想打开城门。
你们这是想干什么?
是真的要造反吗?
一众大臣,面色苍白的听着皇上,用冰冷的声音,念着大逆不道的内容,几欲晕厥。
之前。
暗戳戳的干了这么多,是生怕“那个人”的恶行,
牵连到自己。
可是。
到头来。
那人的罪行,还没有公布,反倒自己的家人,率先参与到谋反之中。
这……
这该让人怎么办?
看着下方的一众臣,摇摇欲坠。
上方的李世民,终于拿起了第三封书信。
这次。
他并没有直接开念。
而是就这么沉默的拿着,用凛然的目光,一遍一遍的扫视着百官。
每当目光降临。
便如刀剑加身一般。
迎接他的,都是心虚的闪躲。
此时。
李世民也知道,火候终于到了。
而下方的臣子,全都心虚的等待着,皇上念出第三封书信,迎接之后的最终判决。
可是。
正当众人,提心吊胆的时候。
上首的皇上,却是哂笑一声,也不继续念下去。
他把手中的手中的书信,直接一扔,灿然说道。
“今岁三月!”
“北方突厥突利可汗,无法忍受阿史那咄苾的打压,派人递上降表,意图投降我大唐。”
“朝中大喜,拟封阿史那什钵苾为北平王。”
“因此。”
“朕遣左中郎将李安,带人北上,接应新王。”
“谁知道这厮,出尔反尔。”
“非但不感念我大唐的恩德,反倒是要联合咄苾,侵我大唐
江山,杀我大唐子民,囚我大唐使节。”
“幸好,朕有李安。”
“不但救出了莒国公唐俭,还略施小计,就让突厥叔侄自相残杀,令阿史那什钵苾,丧命颉利可汗之手。”
“此奇功之一!”
李世民这话一出。
瞬间。
殿中的百官,尽皆一愣。
顿时像是傻了一样,全都抬头看着皇上,脑子转不过弯儿,不知所措。
这是什么情况?
明明之前,众人还在胆战心惊,准备迎接最后的审判。
可现在。
怎么突然之间,又变成给李安议功了。
这是为什么?
下方的众臣,一头雾水。
可上方的皇上,却并没有任何反应,依旧风轻云淡的继续说道。
“突厥南下,与叛徒勾结,夺我鄜州城,杀我军中的大将,坏我大军战略。”
“是李安,冒着天大的风险,潜入突厥人的身边,暗中寻访大将,一举夺回鄜州城。”
“截断突厥人的退路。”
“此奇功之二!”
“朕困于离宫,百官亦然。”
“突厥人猛攻玉华山,日夜不休。”
“血流成河,危若累卵。”
“是李安,自募大军,星夜突袭突厥大营。”
“不但救百官与朕于水火,还连夜出战,覆灭突厥人二十万主力。
”
“一举解大唐于倒悬。”
“既是救驾,又是救国。”
“此不世之功其一。”
“受命于危难,为国不辞辛劳。”
“既立大功,并为沾沾自喜,又星夜率军北上,直扑五原。”
“不日,将到达突厥王庭。”
“一举,彻底消灭北方突厥。”
“永解我大唐边患,可保大唐江山安泰百年。”
“这是灭国之功其一。”
连番赘述。
李世民将李安北上草原之后的所作所为,一一列举。
而下方的臣子之中,有些聪明人,这个时候,终于有些反应过来了。
皇上,这是在开条件啊!
只要满足他开出的条件,尽可能的给与李安封赏。
那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