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本将决不追究(1 / 2)
谢元从地上站了起来,打开了圣旨看了看,见是小皇帝亲笔御批还有私印,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又凉了半截。
这是又听了马国公或者是马皇后的谗言,临时写得吗?
一个国家的皇帝,如同提线木偶一样,别人说什么是什么,没有自己的主意,这国如何能长久得下去?!
她恨得咬牙,“啪”地一下合上了圣旨,丹凤眼中满是火光。
章青对着何公公说道:
“公公,案子还没有定论,圣上就罢免了解将军的职位,这不等于告诉天下人,凶手就是他吗?!”
何公公脸色也不好看,但是为了维护小皇帝的威严,给他找个借口,顺便也宽慰宽慰自己,说:
“圣旨不是说了么,暂时的。等案子查清楚了就会恢复到原样了。”
谢元突然冷声说道:
“恢复不到原样了,城防营是我的人,他要夺权,势必要抓紧时间,进行一次清洗更换,换成能听他差遣的人。”
何公公嘴唇动了动,再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
这件事情不是小事,马国公掌控着宫里的禁卫军,如果连城防营也换成他的人。
那除非外头的边军攻进京城,否则,这京城大小事,都得马家说了算了。
半晌他沉沉地叹了口气,说道:
“……我现在就进宫,劝陛下收回成命。”
那个来宣旨的小太监见此情况,有些慌了。他转而对着何公公说道:
“这个……公公,我这差事怎么办啊,按照规矩,解将军的官印我得带回去。”
“你先等一等……”何公公刚开口。
眸光中闪着寒光的谢元,突然转身砸了一下身后的牢房栏杆,“咚”地一声闷响,震得房顶上的灰尘扑簌簌地往下掉。
何公公和章青都吓了一跳,看向了她。
只见谢元攸的转过身,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将圣旨卷在手里,垂着的眼眸掩去了她的心思,冷声说道:
“不用了,官印我没带在身上,待我回去取。还请何公公行个方便,容我回去一趟。”
“你……你等我去宫中一趟再……”何公公有些结巴了,因为谢元已经雷厉风行的往外走了。
前来宣读旨意的小太监自觉地选择了跟在谢元的身后。
何公公觉得无奈至极,一方面是圣上的圣旨。按理说,不能这么明着违抗,谢元选择上交官印才是对的。
可是另一边……要是听了小皇帝的,这刘宋的江山,马上就不姓刘了……
就这么一个犹豫的瞬间,谢元就已经利落的走远了,只留下了一个潇洒决绝的背影。
那个宣旨太监跟在她的身后一路小跑,就像是一个被主人溜着的小狗似的。
何公公揪着脸,念叨道:
“真是跟催命鬼似的……她怎么性子就这么急?这……这急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快快快,先进宫去。”
这个时候,一个衙役小跑着进来,交给了章青一封信,章青打开一看,是沈留祯送来的消息。
信上正是沈留祯从易容大师那里得来的证言。
“公公,你先看看这个!”章青连忙追上了何公公说。
何公公见他这么着急,就伸手将信件抽了过来,一边往外走,一边看。
看着看着,他的脚步就停了。
章青看着他的脸色越发的严峻,劝说道:
“……这证言有理有据,当是真的。如今解将军被夺了兵权,他们马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动机、证人都有,只要将这个脸颊骨有道疤,身形与解将军相近的将领找到,这个案子就能破了。
公公……这回不能再忍让了。怀真公主他们都敢杀,等他们掌握了大权,估计咱们都得完蛋。”
何公公的脸色已经黑成了一坨炭,眸光闪动心思百转,但是依旧没有接章青的话。
他将信纸折好塞进了自己的袖筒里头,说道:
“这封信来得正好,我拿进宫去给陛下,也能当个筹码,让他改主意,防着些马家的人!”
说罢人就急匆匆地走了。
章青在后头看着,糟心至极。
这马家的人杀公主陷害解将军,现在都明目张胆的夺权,哪是防着他们就能过去的事情?
沈留祯说得对,这种人就应该直接按死了了事!
章青越想越气,在地牢里头抱着手臂乱转……
他本来还觉得何公公有道理。
可是经此一事之后,他算是看明白了:何公公光想着一碗水端平,保持着朝堂的平衡。
可是有小皇帝这么个不懂事的。光你会端有什么用?人家随随便便一道圣旨就全给你打翻了!!
……
……
监察司出了两个衙役,装摸做样的跟在谢元身后去了将军府,做了一个押送的样子。
还有一个宣旨太监,和他带来的五六个禁军步兵。
一行人骑着马很快就到了谢元的将军府门前。
门房的亲兵见谢元回来了,以为谢元的冤屈洗清了,顿时欣喜若狂,连忙通知将军府的人都出来迎接。
谢元一言不发,面容冷峻的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