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转生树(1 / 2)
唐成隐约有所感应,这座墓室左右有甬道,阴阳运转之间激发了灵引,从而使地气灵枢与整片山川产生了共鸣。
难道是古人那奇异的仪式,有一对男女燃烧了自己的神魂,让奇异的力量依附在这株青铜树上要告诉后人什么吗?
墓室打开,仪式的力量最终被触动,它是两千年前所施展,直到今天才发挥效用的一种秘法。
墓室上方穹顶被炸出一个大洞,但这株树并不在正中位置,而是往里靠了一段距离,所以落下的土石并没有碰到。而墓室四周还有残存的壁画,内容与青铜叶片上的纹饰类似,却多了很多人物。
随着奇异的“心盘”运转,残存的壁画好像活了过来,唐成的元神“看”清了一切。
这里原本是一支南夷族人世代居住的世外桃源,他们自称倮倮。
倮倮家族发迹于此,然后走出大山开枝散叶,建功立业,无论什么人统治,他们都能受到世代封赏,由先秦至两汉,这里都是其祖源地。
乱世之中这地方可以退守自保繁衍生息,使世系不绝。并以此为据,势力延伸到周边百里,太平时受封赏自重,战乱时退居谷内,自耕自作,休养生息。
这棵树当然是建木,但又有别于建木,它在大凉山中叫住“转生树”,也是一种特别的转生殖树。
那是一个秋收后的上午,毕摩阿苏拉则带领整个倮倮族人在举行一种特殊的仪式。仪式中,全族所有男人包括刚会走路的孩童都到齐了。在倮倮王的带领下,大家围着这棵树逆时针转动,毕摩阿苏拉则端坐树下,将一根长度大概一米,用麦冬草编织的棍子涂上猪油让参与人在脸上摩擦,然后再用嘴舔一下。
那棍子意为男性生殖器,抹猪油和用嘴舔的意思是使生殖器更润滑有力。然后,毕摩让倮倮王手举生殖树带着所有参与人员,围着毕摩逆时针转圈并高呼“嘿哟,嘿嘿哟,呀呀,吁”带刺激性的男女性事口号。
毕摩微闭双眼专注诵经:“今日我族遭灭绝,祈求繁衍共永生,祈嗣求育得吉祥。祈求幸福和安宁,儿孙兴盛传万代,男儿勇猛女贤良。”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毕摩停止念诵,将经书及所有法器交给倮倮王和自己的儿子拉则格初,要他们在龙头山上修建藏金楼。
毕摩交代完毕,又从树上摘下微红半透明的果实分发给每一个人,沉重地说:“这就是我族繁衍的种子,尔等千万不要糟践了,出去后或一二结伴,或三五成群,到了某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将这一枚种子埋在地下,那里就是你的生根之地。”说完挥挥手:
“去吧,去吧,都走吧!”
倮倮王带着族人走出大门,外面持剑的青年男女瓦古和莫古关上大门坚守转生树,毕摩继续念经祈祷。
族人们在倮倮王和拉则格初带领下按照毕摩的吩咐在龙头山上修建了阿苏拉则藏金楼,一直保存到现在。
就这样,倮倮人先是在哀牢山中暂逼风险,后来遵照毕摩宗师阿苏拉则意旨或一二结伴,或三五成群携家带口分散在整个大西南地区,他们得到的种子被埋在了地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万,成了现今西南地区特有的南红玛瑙。
倮倮人是古侯、曲涅两支系会合结盟而成的,他们在大凉山中绵延千年成为地方望族,在此地呼风唤雨,也是显赫的贵族世系,受到历代中原帝王封赏,积威称霸,四处掠夺。
这事很快传到了汉帝那里,封侯的倮倮王当然就获罪于汉家天子了,全族受到牵连,有了灭族之灾。毕摩宗师阿苏拉则苦苦哀求才得到了赦免流放的机会,不能再依托于老天爷的庇护在这里安居乐业了。
于是,在被迫迁徙之前,族人们在毕摩宗师的带领下举行了一个仪式,将历代流传的圣物永远留在了此地,就是这株青铜转生神树,象征着千年以来天地神灵的庇佑。
随后,倮倮地区雷鸣暴雨,山川震动,这个山谷被毁了,崩塌的山体以及山洪冲下的泥土将这个世外桃源彻底掩埋。
这时候,唐成的神识把他拉回到现实中,他突然想到了那天夜宿布拖乡镇野外静坐时,神识与毕摩宗师阿苏拉则的儿子拉则格初会面交流的瞬间,他后来在网上查找到了有关毕摩宗师的资料。
原来,阿苏拉则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整个大小凉山彝族的神,是彝族社会的知识分子,也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阿苏拉则出生于卑水河畔的吉特合俄寨(今美姑县龙门乡境内),他天资聪颖,智慧过人,三岁立志,五岁学艺,八岁出师,九岁纳徒。
青年时期阿苏拉则环游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搜集了大量的彝文经书资料,回到家乡后,居住在比尔岩洞(今美姑县瓦古乡境内),潜心从事彝文经书文献的整理,规范和编纂工作。留下来的经书文献为后人请神送鬼、抗击强暴、歌功颂德、祭奠祖先时所念诵,深受彝族人民崇拜,堪称彝族历史上的一代伟大的毕摩宗师。
如今神识所见果然名不虚传,阿苏拉则的确不愧为一代毕摩宗师。
那么,一代毕摩宗师到底去了哪里呢?有人说他是寿终正寝羽化而去,也有人传说他是登上一株转生树上了天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