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最早的三权分立(求打赏月票推荐票!)(2 / 3)
的格局了。如今当权的是都尉章邯、蒙氏兄弟,还有那李斯的师弟张苍。这几人才是朝中叱咤风云的人物。”
“蒙氏?秋后的蚱蜢罢了,不足为惧!张苍,二世重用他,还是因为他是荀卿的徒弟,儒法兼修,他能平衡朝中儒法两家的势力。不过,章邯,你方才竟然叫他都尉?”
“正是,陛下拜了章邯为护军都尉。但是陛下还下令,护军都尉虽然掌管三军,但是却不得干预匈奴之事。”
一提到李信,冯劫就开始不淡定了。
冯劫重重地拍了一下扶手,拍的自己手疼。
“差点耽误正事!匈奴为祸,但李信绝不是能解决这场祸患的人。不过,陛下是李信是真的不一般啊。”
“不过章邯既然成了护军都尉,那蒙恬呢。”
“如今的御史大夫!”
冯劫听了,顿时面色发白。
“祖父就是为了此事心中郁闷,父亲让蒙恬做御史大夫,可不就是让蒙氏坐在祖父头上了吗?蒙毅手下的大理寺不归丞相管辖,如今蒙恬的御史台更是监察文武百官。”
“祖父一月有余未去上朝了,近日咸阳城又起了流言,说是陛下有意让蒙恬为丞相,因为这是先帝的遗诏。大家都知道此事,但是陛下不忍罢黜祖父,所以才只任命蒙恬为御史大夫。”
冯劫问冯长安:
“你也这么认为吗?”
冯长安没说话,显然是已经默认了。
“儿在尚书台为事,经常得见陛下,这陛下每日接见的人,都是些从前在朝中不入流的人,现在政事堂筹备起来了,太学里的那些老先生们一个个都入了朝堂,都跟在周青臣屁股后面阿谀奉承陛下。”
冯劫听着,脸上的肌肉一抽一抽的。
“事情竟然真的有这么严重?”
“父亲,这可是关系家族命运的大事,长安怎么会臆测陛下呢。”
室内突然一阵静默。
冯长安皱着眉头,他想不出办法。祖父有病,而他反而因为公事大部分时间都在章台,不能日日侍疾。他若是回来侍疾,见到皇帝的机会更少,冯氏反而被彻底排外。
冯去疾当初让冯长安留在宫中为事,正是因为冯去疾清楚尚书台侍中其实是皇帝的随身顾问,地位虽然不高,但是却容易见到皇帝,博取皇帝的信任。
不料,冯劫沉默许久后,却忽然道:
“陛下好快的速度,不过一年的时间,竟然把军功世家的空子给补齐了。”
“父亲为何这么说?”
“我遇见这张苍时,他还是个书呆子,这章邯,从前不过是五校。陛下用文吏和匠人制衡军功贵族,简直出其不意。我原本还以为,以秦国的情况,二世会受制于世家,复起军功爵制。”
“伯父【武信侯冯毋择】从前也教诲过我,这新君继位,首先就是要铲除异己。父亲就是太心急了。本来到嘴的肥羊,现在跑了。”
“那父亲,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你祖父的病最要紧。我这就亲自去见陛下,请陛下赐医家。”
“这……其实陛下先前就差遣宫中医家来为祖父看过,只说是祖父心中郁结……”
“那这就是心病啊!”
“不是的,父亲,祖父那时是在装病呢。也不知医家回去后是怎么禀告陛下的,但是陛下后来就不再差人去问了。”
冯劫听了,顿时不好意思去了。
“陛下定然是觉得,祖父是在装病。你这糊涂蛋,竟然和你祖父联合起来做这种事。这不是不给陛下面子吗?”
“父亲,孩儿可与此事没有半点关系。起因全在于陛下下令要让祖父设立政事堂,祖父不知在呕什么气,不想组建政事堂。”
冯劫听了反而困惑不止。
“政事堂,又是什么东西,先重组尚书台,随后又立什么政事堂?”
“所谓政事堂,就是专门处理天下政务的。内设四部,分别管理天下官吏、财政、米粟之类的事情。”
“分门别类,方便政务处理,这并没有什么错啊。难不成你祖父真的是老了昏了头?”
“并非如此,父亲。儿先前就对父亲说过,这新设置的大理寺,独辟官邸,内置官吏五十余人。而御史大夫治下御史台,更是被王戊扩充到上百人。大理寺掌管天下刑狱和立法,御史台监察百官。但是这两个机构,陛下明令,不必听丞相吩咐,有事只报陛下。”
冯劫听到这话,猛地跳起!
“这是什么话?丞相是百官之首,御史台不听丞相之言,我还可以理解!大理寺说白了不过就是廷尉府换了个名号,如何不听丞相之言。”
“父亲说的是,哪里是祖父不敬陛下,分明是陛下不将祖父这丞相看在眼中。而且这筹建政事堂,其实是陛下想要把太学那帮人安置在朝堂中,名义上又让朝中大夫为四部之首。但如果祖父真的这么做了,那祖父日后连上卿都管不到了。”
冯劫听了,这才恍然大悟。
丞相权力,就好比一个瓜,二世把这个瓜切成了好几份,分给了各家,让群臣互相制衡,而皇帝大权独揽!
曾经的百官之首如今就剩下一个政事堂了。
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