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章邯之请(求打赏月票推荐票!)(1 / 2)

加入书签

先秦时期呼喊的万岁,并不是专门指称皇帝,而是永远的意思。

池武少时就开始跟着嬴政,曾经多次听到过百姓见到王驾,山呼大王万岁。

被称呼万岁,可谓是其威望极高。

没想到,太子不过是走访一处小乡邑,居然能得人这样称呼。

池武听了,嘿嘿笑了。

“太子仁义。”

这外面的声音,到没有停下的意思。

扶苏捻了捻手指,他在玩味着一个词。

仁义。

三千年历史,真正能担得起这两个字的,又有几人。

吏民百姓素来称呼秦皇是威武,到了自己,却是仁义。

做了这么多,结果在百姓之间获取了这样一个名声。

这似乎和历史上的公子扶苏没有什么差别。

历史上的公子扶苏究竟是做了一些真正于民有利的实事落了仁义之名,还是因为有嬴政衬托他的怀柔之策反而为大众期待。

这里面的细节,扶苏并不清楚。

但是就目前看来,扶苏他这个太子,不仅在朝中的地位是稳的,现如今,他在咸阳城附近的乡邑百姓之间也已经颇有威信了。

仁义。

或许,这正是老秦国的百姓也急需的。

打了一百二十多年的仗了,终于打到头了。

忽的,一小童爬上墙垣上大喊。

“太子真丈夫!”

这倒是个新奇的称呼。

扶苏自然主动掀起帘子,可是却看到那面呈土色,四肢纤瘦的孩子在十月寒天里穿着单衣马裤,站在墙头上一边抹鼻涕,一边振臂高呼太子真丈夫。

扶苏一时间心被什么东西给堵上了,他安坐回车中。

当下立誓:这赋税,不管怎么样,都要求嬴政减下去。

否则,何以配的上这小子对他的一声大丈夫之呼,又如何配得上民间对他的仁义之誉。

萧何听着这呼声,他是为太子乐在心里。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太子为了天下百姓,屡次劝告始皇帝陛下,那些事宫中朝中人人皆知。

是故太子在朝中是毁誉参半,但是在民间,那却是享誉极高。

甚至于,这仁义之名,太子殿下完全高过了皇帝陛下。

萧何不由得道。

“殿下施仁义于天下,已见成效。”

扶苏对此不认同。

“不过是咸阳城附近的百姓罢了,如何谈的上天下二字。”

边地,始终都是扶苏的心头大患。

不管怎么样,封哪个弟弟去都行,只要在嬴政未来继续在位的十一年时间里,这边地内能得到非六国旧贵族之外的人加以有效控制即可。

如今老二是稳了,那老三、老五、老七自己也都加把劲吧。

————

看过了乡邑,扶苏便转车去了骊山。

扶苏此次出行,本意就是要去骊山处理一桩要事。

这是要事,但也是他初来乍到就想玩的把戏。

但是既然来了骊山,自然要顺路看看皇陵里的刑徒。

扶苏脚下的这一个有一个一望无际的大坑里,每个里面都有少说一百颗人头。

皇陵里的刑徒,可比那些修皇城、修皇宫的刑徒惨多了。

几日前嬴政召来臣子,集体商议了一下。

这皇城的打造,到还是简单的。

关键是皇宫,大政殿、蕲年宫,章台,均要翻修。

不及如此,周围许多地方,也要被推平重修。原先的咸阳工坊,只能移去皇城外部。

而后还要复起一些其他宫室,将附近比较近的宫室,全部连在一起。

根据计算,这两项工程,最长也可以在三年内完成。

但是骊山皇陵,那可是直到嬴政死后,这皇陵还是继续修建了两年才落成。

总的来说,这些骊山刑徒,还有十四年要在这些大坑里做苦力。

而当下,这骊山皇陵里,已经有接近五十万的刑徒了。

这和齐楚两国的提前灭亡是脱不开关系的,败军之将卒,是秦国刑徒的主要来源。

这里就像是一个炼狱。

秦国的将士们,一手按着长剑,一手持着马鞭,来回不断的走动。

而坑里,坑外,所有的刑徒,全部都是一样的装束。他们头上裹着红巾,身上穿着赤色上衣马裤。

整日和黄土为伍,又因为劳动量太过,完全没有营养补给,一个个都面如土色,身上全是伤痕,眼中也全部都是伤痕。

刑徒们趿拉着破洞的布鞋在黄土里用铁锹镐土,还有的用木桶将坑里抛出来的杀头石头提到坑上面,当然,也有人在用他弄出来的小推车来回搬运黄土或石块。

劳作也就罢了,身上还要套着刑具。

不仅如此,他们其实是被编排成一个个分队的,以方便将士们严加监督。

扶苏望着这场面,身为现代人,心里可谓极其不好受。

而萧何看了这些,一向节俭的他,见到这样规模浩大,完全看不到边际的陵墓,一方面是看傻了眼,一方面他对始皇帝便微微起了想法,但是却又不敢说什么。

章邯望着这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