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我是不是来得不是时候?(1 / 3)
一根根的烟点上,会议室只有烟头的火光在活跃着。
僵局还是由肖尧打破的,反正他不管怎么做,身上霍千里死党的标签都是逃不掉,索性也不纠结。
“霍书记,你说这个全方位改造升级具体是指什么?”
众人也都齐齐地看着霍千里,等待着他的解释。
“简单来说,调整产业结构,丰富园区功能。”
霍千里开口道:“以现有的中药材工业园区为基本盘,承担财税和就业保底任务;在虎山村另起灶炉,结合中药材科普、民俗体验、田园野趣、娱乐休闲四方面,打造以亲子研学为主题的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拉动消费,构建全镇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吭声了。
他们的心里,大多都不约而同地升起了一个念头:你这不是多事嘛?
经过了先前的反腐,而后又是大批企业出走,几番折腾过后,现在产业园区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你这又要搞什么幺蛾子,能不能消停一点?
咱们老老实实把这些企业服务好了,把税收了,把政绩拿住不行吗?
对,在这些人心中,霍千里这个提议,就跟搞幺蛾子差不多。
瞧见眼前的场景,如果是昨天以前的霍千里,或许就会觉得很懊恼或者后悔,觉得自己应该做好了完全的准备,然后再来一出“舌战群儒”,说得众人心服口服,一战而定。
但现在,他的思路变了。
他不再试图一个人做好所有的事,而是在冷静分析了方桉通过的可行性之后,就拿上来讨论,尽量发挥组织的功能。
首先一点,曹青峰和肖尧对这个事情绝对是会支持的。
他们来这儿,是要积累政绩的。
这个事情是霍千里倡议并且做主推进,就算做垮了,主要责任人也是霍千里,但一旦成了,以这个事情的想象空间,他们却能分到很大的功劳。
更何况现在,他们跟霍千里关系融洽,同时还能利用霍千里多年积累的深厚人脉,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未来何时还能再来,谁也说不清。
这两人在度过了最初的震惊之后,一定可以很快反应过来。
其次,霍千里不是一个普通的正科级镇高官,而是货真价实的实权副处,在面对千符镇官员的时候,他的身份便能压服一部分的摇摆人员。
如果他只是个普通的镇高官,或许就需要多讲讲方法,先挨个做通至少半数以上同志的工作了。
最后一点,他相信这个事情是好的,也是必要的。
郭浩然、韩致远、何教授也都认可这件事情本身,只不过担心难度。
对这件事情,他需要的,想要的,只是大家的配合。
所以,这样敞开了说,有问题再挨个对部分不认可同志进行谈心沟通的办法,才是最合适的。
事情的发展也如他所想,曹青锋和肖尧在思考了一小会儿之后,眼神便渐渐亮了起来。
但都不是官场愣头青,两人也没有急吼吼地立刻跳出来,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
一方面是想让其余的反对者都站出来,将意见充分表达,他们也好更有准备;
另一方面也有谋定后动,不当出头鸟的考量。
“霍书记,我能问一个问题吗?”
组织委员范福生举了举手,颇有几分小心翼翼。
霍千里洒然一笑,“我们组织又不是一言堂,问题摆出来就是希望大家一起讨论的,当然可以问,大家也都可以随便问。”
“谢谢霍书记。是这样的,我想请教一下霍书记,对产业园区的升级改造,是否具备必要性。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刻。”
说完,范福生有些忐忑地看着霍千里,“霍书记,这是我的一点小小困惑。”
虽然霍千里说得大气,但范福生依旧姿态放得很低,生怕让霍千里产生别的误会,以为他是在反对。
“福生同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霍千里朝着范福生微笑颔首,然后看着众人,竖起一根手指,“这个必要性,也是我们在推动这个事情之前,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
“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我们产业园区现在的发展其实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继续大规模的增长已经不怎么现实了。”
一个副镇长忍不住开口道:“霍书记,为什么这么说呢?产业园区的地方还有不少的啊?”
霍千里叹了口气,“大家认为,我们这个产业园区能办起来,这些企业愿意进驻,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我们有最优质的东江丹参。”
“因为我们丹参的价格比他们去别的地方买的便宜不少。”
“我们在税收上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还有补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着,霍千里嗯了一声,“看来大家也都同意一个论断,我们产业园区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丹参上的,对吧?那么,这个丹参的产量是可以无限增长的吗?”
众人一下子被霍千里问住了,他们确实下意识都忽略了这个问题,丹参这玩意儿是长在地里的,有个产量,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的啊!
咦?不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