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医者仁心,慈不掌兵(2 / 3)
起了些许变化。
就连刘备,以及躺在地上挣命的关羽,气息也平和了下来。
想来是觉得自己宅心仁厚吧,连军士受伤,都要亲自去看病,这种心肠,再差也差不多哪里去,担得起一个“仁”字。
心地仁善的,无论怎么坏,总坏不到哪去,跟着放心。
看着吕铃绮打马匆匆离去,张坤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心想自己的心态,终究不能够如同这时候的诸侯一样,视生民为草芥。
能让汉家天下,多保留几分元气,多活下一些百姓,就尽量去做吧。
“主公可是后悔先前出手太狠,杀将太多?”
郭奉孝在一旁轻声笑道。
不愧为能看透人心,察颜观色达到顶级的曹操军师。
只是从张坤的一点言谈举止之中,就判断出了他的心思。
也不等张坤回答,郭嘉又道:“其实大可不必,主公新晋高位,无威不足服众,先前放手大杀,镇压众将,以霸道扫平不服。再以王道恩养其心,众将尽皆心服口服……就如这片天地,雷霆雨露,诸行无常,自有气数。”
“奉孝所言极是。”
张坤点了点头。
郭奉孝进入状态很快。
此时就是在劝谏了。
不可一味的残暴,也不可一味的仁慈。
“慈不掌兵”,太过悲天悯人,就会顾忌良多,错失机缘。
而太过残暴,也会让臣属离心,百姓背离,阳奉而阴违……
“对接下来的举措,不知奉孝可有教我?”
张坤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
对汉末三国这段历史,他对一些极其出名的文臣武将,以及一些大体历史事件,那还是知道的。
但是,对治政治军,战略谋划方面,就算不是两眼一抹黑,也差不了太多。
用人是会用的,真的操作起来,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这时,逮着身边有这么个大才,还不使劲用起来啊。
“其实,以主公的滔天本领,并不用担心麾下众将降而复叛,需要担心的,反而是地盘不够大,治下百姓不够多。”
郭奉孝自矜一笑。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他的专业领域了。
观天下之大,如掌观纹。
论及宏观掌控天下局势,郭奉孝他的确是顶级的。
但是,这身体嘛,他自己也知道,已经活不了多久了,每次跟随大军出征,他都觉得,自己很可能就会死在路上。
谁不想活得更长一点,多看一看这如画江山呢。
更何况,郭嘉这种耐不住寂寞,想要与天下英雄比一比本事的高傲年轻人,就更是如此了。
这一仗,跟随曹操出征,虽然是败了,自己也落到别人手里,但郭嘉却并没有感到多么沮丧。
反而心中有了振奋之意。
他看到了治好自己病的希望。
能一直活下去,有什么不好的?
而且,还能让自己尽展平生抱负……这种局面,比想像中最美好的情景还要美上一些。
只不过,有些对不起曹操就是了。
但人生就是如此,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只能说,天意难违……
郭嘉其实,并不在乎是谁得了江山,他在乎的只是,谁有没有机会得到江山。
以前的曹操如此,现在的张坤,在他看来,也是如此。
甚至,后者尤有过之。
那种无敌绝世般的武艺,在扫平天下的征战之中,简直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以吕布的武勇,就已经被天下诸侯视为大患,非得趁他立足未稳,早点灭掉才甘心。
而现在张坤呢,其武艺不知比吕布又要强上多少……
下邳之战中,曹刘联军号称十万,面对他带领的一万步骑,就这么生生被打崩掉。
一人之力,以至于斯。
如果让他占据更广阔的地盘,练出足够数量的强大军队,有谁敢称必胜?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首先,身为首领,他自己不会出问题。
若是张坤出了问题,麾下兵马,治下领地,一日之间就会全都崩掉。
只要有他存在一日,就不用担心部下作反的。
“详细说说。”
张坤拉着郭奉孝坐到山坡营帐,早有军士奉上茶水糕点,看看郭嘉兴致缺缺,又让人拿来几坛酒,整了点烧鸡烧鹅之类的干粮。
他感觉到,这位新归附的军师祭酒,可能会说出很重要的东西,对自己日后行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看到酒,郭嘉就更加兴奋了。
连饮几杯,打开话匣子。
“据某猜测,主公接下来,应该是想着深耕徐州,练出强兵,然后挥军直取兖州,与曹操决一死战……”
“的确如此,曹操新败,损兵折将,此时正是虚弱时候,某亲领十万大军,一路攻城掠地,他挡不住。”
张坤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这么想的。
在他心里,曹操一直是大敌。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这句话,他可是记得的。
刘备此时已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