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阎王(2 / 3)

加入书签

的石子弹跳着从司机的视线中消失,他皱了皱眉,没怎么在意。

这段路跑了不下几百次,像山上落下小石子之类的事情屡见不鲜,他习惯得都快麻木了。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会像他那样,比如半小时前下车的那四位,显然就不习惯,而且还有点神经过敏。

前头是青天白日的阳关大道,一切有如往常般太平,他才不会信那四个人说的话,什么路上会有危险,最好绕道之类的。

“要这么迷信,听到癞蛤蟆叫,我还不种地了呢。”司机大大咧咧地给自己点了支烟。跑长途是个挺累的活,要不打起精神,那才会出事。

鼻腔被烟一刺激,司机的精神上来了,眼睛也亮了,可面前的路却忽然暗了。

司机的脑子有点反应不过来,刚才还是好好的日头,怎么一下就暗了?

车还在前进,路继续暗。

“轰!”一块巨大的山石砸在了长途客车的顶上,高行驶的车子陡然一顿,后尾一抬,借着余劲向前冲出一段,车身在巨石压力和自身冲力的作用下迅扭曲起来,像一团被揉捏得不成形状的废纸。

“嗤——”变形的车身在地上划出一道炫丽的火花。

“呼——”泄漏的油箱冒起一股火苗,见风猛涨。

“轰隆——”

离开公路不远处有片农田,在田里耕种的农民有点纳闷,大晴天的怎么会打雷呢?

......

十一月十日,戌时,东屋灯落,其光爆闪,砰然有声,惊四邻。

某小镇旅店内,值班店员老侯正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收音机,桌上点着的煤油灯晃得他心烦。

要说这镇子虽然不算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像遇上断电之类的事情实在是少之又少。

今天偏偏就奇了,刚过八点半,东边一间房的灯不知怎么突然爆闪着就炸了,碎片落了一地,接着整个旅店直接断电。

不过还算好,那间房里的住客刚巧才开门,人还没进去,所以也没伤着。

“怪不得皇历上说‘日值岁破,大事不宜’。”老侯拈着一本泛黄的老皇历,凑近了煤油灯。

他信这个,还不是一般的信,只要是有点什么事他都会拿着老皇历翻上半天,总想在这上头找出点趋吉避凶的兆头来。

也有不信这个的,停电没多久,靠东屋的那四个住客就来退房了,看样子是要连夜赶路。

老侯神神道道地和他们嘀咕了半天,意思今天日子不怎么好,这大半夜的还赶着上路,弄不好是会出事情的。

老侯说这话时挺严肃,人家却笑了,依旧还是退了房,其中一个书呆子模样的男的还让他小心火烛。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侯嘀咕了声,让我小心火烛,你们还是注意着点路上别撞上什么东西吧。

夜里十一点,他那老掉牙的收音机里正放着京剧段子“孔明借东风”,那老生的唱腔特有韵味,听得老侯闭着眼晃头晃脑的。正在得劲的功夫,鼻子里传来一阵什么东西烧糊了的味道。

不会是哪间屋的把灯碰倒了吧,老侯心里一激灵,赶紧往里头跑。

火!老侯长那么大还没见过这么猛的火,也不知道是怎么烧起来的,那火舌几下就燎着了半个旅店,连扑都没法扑。

很快,桌上的老皇历也被燎着了,这本老侯一向赖以趋吉避凶的黄纸本,此刻是彻彻底底的遇上了大凶。

......

十一月十一日,辰时,东南风起,细雨濛濛,车流不断,路人急。

这一天是农历的十月半,也就是所谓的“鬼节”。迎合着鬼节,这天气也是灰蒙蒙的,还下着细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描写清明时节的诗歌,这会儿放在“鬼节”也是再合适不过,因为现在路上的行人还真是“欲断魂”,人多车堵路不通,大小车辆不论牌子车型,一律都以龟前进。

反正,什么都没有祖宗大,所以,一到清明、鬼节这种日子,因为大家都要去给祖宗上供,求得子孙富贵安康。

所以,城市乡镇交通主干道上,便早早的排起了车队,不管你怎么着急上火,该堵该停的地方还就是没法动。

好不容易熬到了附近的墓园,那门口又是人山人海,热闹得跟赶集似的,四处都在点香烧纸供蜡烛,弥漫的青烟和空中的雨雾混作一团,迷离得让人几乎看不清景物。

看门的谷老伯对这些早就习以为常了,他在这墓园干了二十年,以前还只是清明节热闹,如今这“鬼节”,这里也是一年比一年热闹。

当然,人再多他也不着急,反正墓园就这么大,再热闹也不能把园子给折腾翻了,毕竟地底下睡着的都是那些游客的祖辈亲人。

维护秩序有保安,帮零打杂的有墓工,他这个平日看门的老头倒显得清闲了,一般这时候他会躲去自己的小屋里泡上一壶新茶,一边呷一边望,享受一下热闹带来的清闲。

不过,谷老伯今天没躲去泡茶,挺起劲地满园子转悠,一会儿帮着保安维持下秩序,一会帮着墓工打理下事务,眼看着从园子的东北角忙活到了西南角。

可一到西南角,谷老伯就不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