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大发明家韩霖:混钢法,地坑院,水力锻锤(2 / 3)
唐隆懊恼,羞愧不已,这么简单,却实用的方法,怎么自己以前想不到呢?
李乾心中喜不自禁,刚才还想到灌钢法与水力锻锤之事,自己以前对些相关的记忆,不是很多,还在犯愁。
没想到这个难题,只是片刻,就被韩霖解决了,不但解决了,还提出了更先进的混钢法。
韩霖有理论,有知识,有图纸,唐隆有经验,动手能力强,二人相加,冠虏乡堡的锻造水平,直线提高到当世一流。
要是混钢法有韩霖说得那么好以后,冠虏乡堡,岂不是能锻造出中等钢,上等钢?
哪怕合金钢,也不是没有可能!
好的刚才,意味着最好的兵器甲胄,乃至精良的火器。
等取下四川,云贵,获得铜矿,钢铁与铜的结合,将碰撞出这个时代,最犀利的大炮!
单凭这一点,韩霖已经是足以与康健相比的大才!
可还没完,韩霖接过唐隆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润润嗓子,又开始了他的表演。
明末清初著名的火器专家,发明家,岂能仅仅只会灌钢法,混钢法,水力锻锤?
李乾很期待。
“学生下面所讲,乃是献给大人您与诸位驻守一方的主官的。”
宋献策,刘宗敏,陈汉升,刘登,许兵,张锋,黄松几人,全都面色一喜,凝神细听。
“学生酷爱游历,曾出山西,过潼关,入河南,转直隶,遍游大半个大明,对各地民居建筑,甚感兴趣。”
“闽南的筒子楼,河南的天井院,关中的地坑院,这些让学生大开眼界之外,曾思索考虑,这些建筑到底有何妙处?”
“筒子楼汇聚一堂,天井院地阔天方,地坑院防风避震。......”
“学生想到,这些各地的特色民居建筑,可否异地而建?”
“直到学生来到甘肃,先入庆阳,再到肃州,冠虏乡堡,发现咱们的地窝子,筒子楼,顿时恍然。”
“我们可以在肃州,在咱冠虏乡堡,建造地坑院,作为民居。......”
“一来,肃州位于最西,风大沙大,又偶有地龙翻身,建造地坑院,既能防风沙,又能避震。”
“二来,地坑院冬暖夏凉,逢阴雨天,还可挖掘土井蓄水,如若仿北直隶在地坑内建造火炕,更可防甘肃严寒。”
“还有更大的妙处,肃州处于边疆,关外异族时常犯境,又有马匪,盗贼袭扰。
如果我们建造地坑院,可有效的躲避贼人的袭扰,效果不差于烟墩关堡。”
宋献策皱眉发问:“地坑院如何防水?”
刘宗敏也疑惑说道:“若是马匪,异族袭扰,从地坑院向下投烟火,岂不自陷火窑?”
韩霖轻轻一笑:“二位大人,地坑院自有土井躲避夏日雨水,如若雨水过大,还可修建渗坑,不过,甘肃这边,常年少雨。”
“若是马匪,异族袭扰,从地坑院上面射箭,或者投掷烟火,则无需担心。
可在地坑院内,修筑地道,民居聚群,各家均地道相连,构筑网络,往来呼应,躲避箭矢烟火,当无忧尔!”
刘宗敏难得的失态,大叫说道:“好,此法甚妙,以地道勾连所有地坑院,不但可以躲避贼人袭扰,还可以将地道延伸到地面隐秘处,防守反击!——”
刘宗敏不愧是武官,瞬间发现地坑院的军事价值。
李乾张大了嘴巴,心中感叹震撼,这不就是后世的地道战么?
“刘宗敏,你再往深处想一想,你驻守的黑山乡堡,还有,若是以后,我们攻打草原异族,抢了他们的草场,该如何驻守?”
李乾念头闪过,瞬间想到草原,并将问题抛给刘宗敏,诱发他的思维。
刘宗敏眼睛瞪大,哈哈大笑,瞬间领悟了妙处,心中暗道:“是啊,妙极!驻守草原,建造墩堡警铺耗费砖石木料,且草原没有,需要外运。
如果建造地坑院,则就没有了这般巨大的耗费,只需向下挖土即可,哈哈,哈哈!——”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断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脉之力消耗过度也会伤及本源。
“不得不说,你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现在我要动用全力了。”伴随着曹彧玮的话语,凤凰真火宛如海纳百川一般向它会聚而去,竟是将凤凰真炎领域收回了。
炽烈的凤凰真火在它身体周围凝聚成型,化为一身瑰丽的金红色甲胄覆盖全身。手持战刀的它,宛如魔神一般凝视着美公子。
美公子没有追击,站在远处,略微平复着自己有些激荡的心情。这一战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她的情绪却是正在变得越来越亢奋起来。
在没有真正面对大妖王级别的不死火凤之前,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抵挡得住。她的信心都是来自于之前唐三所给予。而伴随着战斗持续,当她真的开始压制对手,凭借着七彩天火液也是保护住了自己不受到凤凰真火的侵袭之后,她知道,自己真的可以。
这百年来,唐三指点了她很多战斗的技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