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马奎东的转变(2 / 4)
只能去车间倒班,从零做起。
残酷的现实面前,马奎东渐渐意识到掌握一门手艺的重要性,人生有各种各样的际遇,谁都有可能发达,很顺很风光,但是不管如何风光,一定要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好运不会一直伴随着你,一辈子很长,只有手艺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这玩意像老酒,随着年份增长会越来越醇香。
比如,有一个叫岳明的人,两人同级,一个学校的,当年被林清华一起划拉到龙盛新材料,一起分到了车间干操作工,只是后来的际遇大相径庭。
自己调到了土建室,施工队阿谀奉承,同事眼红羡慕,也确实收敛了一点小财富,一时风光无限。
电工班缺人,岳明机电专业的,被调去顶空缺,一顶就是五年,不声不响的一路成长为小班长、值班长,从最开始的简单接个线,到后来开始跟着查隐患、报材料、学规范,一步步学到很多东西,后来项目上需要一个人管电,又被调到项目上干了一年多,业务能力进一步升华。
最近一两年,随着谢志刚、孙天明、刘雄、左启运等人陆续来到滨海,对人不对事的高压管理模式已然形成,基层工作越搞越繁琐,不少人开始陆续离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电工去给施工队接线,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防爆区域必须使用防爆电器、线缆架空高度等要求,基本上没几个施工队能做到,做不到就不给送电,不然责任全是电工班的,谢志刚刚正不阿,考核采用累计制,能把你下下个月的奖金都扣精光。
关键是,究根结底,问题不是出在电工班身上,电工班执行要求很简单,不符合要求,就不给你接线,施工队就告到了蒋总那里。
蒋总也不是不讲道理,一调查,各种破口大骂,在马路边破除水泥地面,使用电镐,需要办动火证,电工不给接线,因为动火地点离车间很远,最近的配电箱也有三百多米远,中间需要倒好几次,线缆架空很难办。
本来1000块钱的活儿,如果严格执行架空要求,需要挖十几个坑,埋六米高的架空杆,架空杆要固定,然后,一系列问题就来了。
首先,挖坑需要办动土证,一张还不行,需要办三张,因为公司实行区域责任制,在谁的责任区施工,谁负责办证,出监护人,这么远的距离,穿越三个责任区,需要协调三个部门办理动土证。
好不容易办完证,找人挖坑,这属于额外工作,需要签人工,三个小工,干半天,折合1.5个人工,一个人工200块钱,成本多了300。
挖完坑,线缆架空,需要去找架空杆,6m高的竿子很难找,只能去旧设备厂找废旧的金属钢管焊起来,然后做好支撑,对土建来说,这属于额外工作,还得签人工!你给人家签一个,人家不干,官司打到天涯海角都不怕你,找材料不算人工?
至少两个人工签证,成本又多了400!
竿子好不容易立起来了,线缆架空,需要办登高证,又是一番协调。
第二天,好不容易一切就位,准备办动火证施工,电工不给接线,因为你的电镐上没有防爆标志!
土建彻底疯了,直接对电工破口大骂:“我给你钱,你他妈的去给我买个防爆的电镐?!”
电工就和施工队打,他也不怕,因为谢志刚就是这么要求的!
最后施工队告到了蒋总那里,毫不避讳的讲,本来就是半上午1000块钱的小活,现在看来,两天拿不下,少说也要3000块钱,所有的工作都不是额外赠送的,最终都要算到成本里面去的!
蒋明启直接气疯,在他看来,所有人都在推诿扯皮,无理取闹,就是路边使用电镐,周边几百米没有任何可燃物,能有什么风险?这样上纲上线到底为什么?!
蒋明启一个电话打到孙天明那边,好一通怒骂,孙天明又把谢志刚喊过来一通怒骂,有过之而无不及。
谢志刚黑着脸挂断电话,回头找到电工主管,恶狠狠的训道:“就这么简单个事儿,你上纲上线的干什么?!就不会灵活变通一点?!”
电工主管很委屈,他哪有权利变通?他哪敢变通?!
谢志刚一顿巴巴,越巴巴越上劲。
电工主管气不过,就顶了一句:“谢部长,我也不知什么情况下需要变通,这样吧以后再有办证的,我打电话请示你,你看这样行吧?”
谢志刚一听就跳了起来:“岳明,你跟谁耍混呢?!”
驳了面子,领导小心眼,有的是机会找补回来,让你有苦说不出。
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这种事情在厂区内层出不穷,中层推诿扯皮不担当,下边干活的成了出气筒。
其实,想解决问题很简单,管事的人坐下来谈一谈,当面锣对面鼓的提出来,到底该怎么干,划出一个条条框框来。
造成这种局面,原因也很简单,蒋明启谁也不信,不了解实际情况,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解释!
谢志刚为什么上纲上线?因为专家检查的时候,针对施工不符合项,下过多次隐患整改书,其中大部分跟电气有关,甚至还下了几次罚款单!
蒋明启最见不得的,就是罚款单!从上到下,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