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刘总的家宴(一)(3 / 5)
道。
“给你留着?就凭蒋明启这个小心眼,你觉得能留住?你就不担心他跟着江云义走?”赵锦山毫不避讳的问道。
“我跟江云义谈好了!好聚好散,不挖人!”刘总淡淡的说道。
李牧心头一震,手一抖,嘴唇烫了一下。
“可惜了!这就是你们龙盛的现状,留不住人才!”赵锦山摇头叹息道。
“没办法,这么大个摊子,只能有一种声音!”
“所以你就将宝押在蒋明启身上?”
“能有别的选择吗?你又不是不知道市场的重要性!再者说,你跟蒋明启斗了这么多年,他真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刘总问道。
赵锦山不说话。
“我们已经老了,担子总要交出去,你是打算找个按部就班的接班人,还是打算找个有自己想法的接班人?”
“时代变了,我们安排不了一切,甚至几年之内的事情都超出掌控,按部就班未必是一个好选择!”
“交接和转型,肯定要走弯路,关键是要边走边摸索,及时纠错和调整!老赵,你得抓紧了!晚痛不如早痛,别把自己累死,你不可能准备的万无一失!”刘总感慨万千的说道。
赵锦山摇头不语,沉默数秒后,突然说道:“我准备在潍坊买块地!”
“还要往外铺?”刘总吃了一惊。
相比龙盛,金邦有一点做的非常好,那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筐里,自从成规模以来,金邦不断外迁,时至今日已经在江苏响水、内蒙古赤峰、甘肃酒泉等地建了分厂,基本上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江苏响水,产值甚至已经达到金邦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不铺了,未雨绸缪而已,以后行业监管会越来越严,别看现在的化工园区遍地开花,几年以后不知道留下几个呢,所以提前找个稳妥的地儿!该办的手续先办下来,万一有需要,一鼓作气就搞起来!”赵锦山说道。
“你就这么看好潍坊滨海区?”刘总笑着问道。
“我考察了很久,其它园区已经要么接近饱和,要么盘子太小,潍坊是个好地方,北边有大片空地,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北靠东营,西靠淄博,在这两大化工园区中间,产业链完整,得天独厚!”
“你是真是精力旺盛啊!”刘总叹服道。
“我可做不到像你这样稳坐钓鱼台,总要有所打算!”赵锦山有些无奈的说道,他这性格,做不了甩手掌柜,随着年纪增大,感觉越来越悲哀,好像这是一条不归路,永远都停不下来,直到累死。
“我就一个请求,能不能离龙盛远一点?刚刚停火,不能接着就要拼刺刀吧!”刘总苦笑着说道。
“还早着呢,再说拼什么刺刀,现在国家已经在逼着你转型,转型结束,行业规范了,利润稳定了,老老实实的挣你该挣的钱就行,哪还有余力自相残杀?”赵锦山冷笑着说道。
“那你这次来,就是搞这事儿的?”刘总问道。
“还没实际行动,再考察看看,对了,江云义去了哪里?”
“康达药业!”
“临港工业园那边的新厂?”赵锦山问道,看来,他真有往这边搬的打算,对滨海区的企业情况,包括现在和未来的,都了如指掌。
“嗯,总经理,5%技术股!”刘总叹气道,毫无疑问,江云义的离开,对他的打击特别大,但是没办法,他也不想事情发展到这一步。
江云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集团公司劳苦功高,只是说实话,在刘总看来,蒋明启未必比他差。
如果两个人能求同存异,龙盛的崛起指日可待。
遗憾的是,因为性格原因,两个人呈水火不容之势,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只能选择牺牲江云义。
刘总不是无情之人,在他的权限范围内,已经给予了江云义足够的补偿,分红加工资,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小两百万。
而且,刘总并不想将江云义边缘化,在他的设想中,江云义作为执行董事,将来要脱离生产和项目,重点参与到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中来,一方面发挥他的优势,另一方面也避免跟蒋明启在一个领域内磕磕碰碰。
在此之前,江云义已经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他的主导下,公司跟山大建立了初步合作意向,打算开发新产品。
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合作,因为市场不景气,市场监管突然一紧,再加上跟金邦的恶性竞争,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计划便胎死腹中。
这一耽搁就是一年多,到现在公司也没恢复元气,各种各样迫在眉睫的升级改造一个接一个,开发新产品的事情只能一拖再拖。
在这一年之中,江云义跟蒋明启的矛盾不断激化,说实话,面对这种情况,刘总也是束手无策。
两人之中,但凡有一个人妥协,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但是都是性情高傲位高权重之人,谁肯轻易低头呢?
“啧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江云义是个人物!接下来的很多年,龙盛的面子都会不太好看!”赵锦山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
刘总苦笑不语。
“没跟蒋明启撕破脸?”赵锦山饶有兴致的继续问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