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我是大明人!(1 / 3)

加入书签

在这次大明对西部蒙古用兵会议结束,朝中官员也关注着,当他们得知皇帝御驾亲征后,有喜、有忧、还有无力。

天色渐黑,文官们开始行动,以往他们看不起的武将,这次他们还要巴结,没有武将们助力,等灭掉俺答后,遭殃的就是他们。

外部威胁解决后,皇帝肯定要解决内部矛盾,皇权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文官,这些事文官们都懂。

万历皇帝在玉熙宫内,得知文官们出城见众武将,这事不可避免,他告诉张鲸:“继续派人盯着,他们有什么举动,都要向朕报告。”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打草惊蛇,皇帝刀快,不可斩无罪之人。

“宫内李太后娘家进宫一次,咱们的人说,这个人后来到张四维府邸过,而且是晚上,坐着一顶小轿。”

听到张鲸向他报告的情况,万历皇帝沉思,李太后还是不甘心,她这是要一条道,走到黑。

也好!

外臣勾结后宫,砍他们几次也不多,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万历皇帝也不好多说什么。

朱翊钧预感,这次御驾亲征,山西、大同、宣府方向会出现乱子,李太后和张四维勾结到一起,他们应该要在这次御驾亲征中,用一些阴谋诡计,迫使万历皇帝退位。

具体会发生什么事,一个他预料不到,不过作为皇帝,他预感到有事会发生。

“还有什么事?”

张鲸说:“皇后宫中的宫女曾失踪一个,就这几天的事,奴婢派人调查,得知这个宫女后来与沈一贯有联系。”

这就对了,皇后王喜姐祖籍浙江的,沈一贯也是浙江的,他们也勾结到一起,都针对万历皇帝这次御驾亲征,看来征收商税把他们逼的有些急,利益受到损失,他们坐不住了。

“明天把张宏、季伯常、陈矩、还有方伯清叫来,咱们也需要做些什么。”

“是!”

开完军事会议,各地总督、巡抚、总兵、副总兵返回边镇,万历皇帝最近一直在忙钱粮的事。

近卫军、辽东、蓟镇所需马匹、钱粮、军服、火器、盔甲都已运至热河上营,因为热河上营属于万历皇帝设置的军士城池,文官们还没有渗透到。

七月二十五,宣府、户部呈递奏疏,宣府三个粮仓失火。

七月二十九,大同、户部呈递奏报,大同镇四个粮草失火。

官们开始派人向各镇送出消息。

这一路行军非常快,每天行军六十里,已经是全速前进了,这次出征辎重非常多。

八月二十五,上午。

万历皇帝带着大军抵达热河上营,戚继光、郑洛、杨四畏等人迎驾。

刚到热河行宫,兵部战报又传来宣府、大同、甘肃、陕西等地告急,同时呈报:“宣府副总兵哱拜叛乱。”

兵部送来的战报,说哱拜勾结永谢布部蒙古人,里应外合攻打张家口边镇。

万历皇帝有些疑惑,他要等密探上报,他没等来密探的上报,下午申时,辽东总兵骆尚志、蓟镇总兵吴惟忠同时到达热河上营。

八月二十五傍晚,宣府密探上报,兵部和宣府总兵董一元把哱拜逼反,哱拜之子哱承恩、参将土文秀、千户継云等被诱杀,哱拜已被宣府总兵董一元囚禁,哱拜三千蒙古亲兵一个不剩,都被诱出张家口杀害。

万历皇帝想不通,这群武将为什么甘愿给文官们当狗?难道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不行吗?

非要养寇自重,非要贪污军饷,喝兵血,这到底是武将、文官们有问题,还是整个大明有问题,或者是整个人类的问题?

……

八月二十六。

万历皇帝在行宫召见众将领,他准备在出兵前,做最后的部署。

大同、宣府、陕西、甘肃的边军指望不上,现在就靠这十二万大军。

方伯清指着地图说:“我军距归化城一千四百里,途径北苑,元上都,潮河、滦河、洋河等,后勤物资由船、马匹、驴等运送。”

方伯清指着归化城说:“敌军此时正在集结军队,根据我军密探来报,敌军准备向东迎击我军,预设战场将会在洋河、野狐岭以北,坝上滦河位置。”

“我军兵力十二万,敌军兵力十五万左右。”

这时吴惟忠问:“宣府、大同呢?他们不是要牵制土默特部、永谢布部吗?”

万历皇帝冷笑,把兵部呈奏的战报递给众人:“宣府总兵董一元已经把哱拜逼反,我军在宣府的密探上报,此时哱拜已经被董一元囚禁。”

还好董一奎不在热河上营,不然又会出乱子。

众人看着兵部战报,还有万历皇帝说的密探消息,众人都是将领,明白怎么回事,加上最近传来的消息,看来文官们已经和宣府总兵董一元勾结,还是不想俺答被灭,想一直养寇自重。

万历皇帝现在担心董一元会背刺他,大军向西行军,宣府大军出张家口,从背后袭击大军,到时万历皇帝的大军将会腹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