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2 / 3)

加入书签

修完,七月他的乾清宫又能用。

宣大总督叶梦熊、蓟辽总督郑洛、陕西巡抚赵可怀、热河总管戚继光。

辽东总兵骆尚志、蓟镇总兵吴惟忠、宣府总兵董一元、大同总兵李成梁、陕西总兵麻贵。

近卫军一团团长杨元、直属团团长马林、三团团长郑雷、直属骑兵团团长方伯清。

兵部尚书杨巍、都察院左督御史海瑞、军机处军机帅嘉谟、程任卿,兵工厂赵士祯。

宗人府宗正令郑王、大明银行行长朱载堉、潞王等。

足足几十人站在大殿内,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

“朕召你们来,是要告诉你们朕的重要决定!”

“朕已经决定!对俺答土默特部、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开战!”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陛下!末将就等着这一天!随时等候诏令!”马林出班道。

“朕已经决定,兵出四路,主动出击,一战定乾坤!”

“图来!”万历皇帝站起来,内侍太监很快抬着地图出来。

“辽东总兵、蓟镇总兵!”

“末将在!”

“在!”

“辽东、蓟镇可出多少精兵?”

骆尚志说:“回陛下,辽东可出一万八千战兵,辅兵一万,合计两万八千人。”

“回陛下,蓟镇可出战兵两万二,辅兵一万五。”

“好!”

万历皇帝指着地图说:“辽东、蓟镇两路兵八月末到热河上营,同近卫军汇合。”

“近卫军有战兵三万五千人,热河上营辅兵可凑出两万两千人。”

“三路军合计战兵七万五千人,辅兵五万人,总计:十二万五千人。”

“宣府总兵。”

董一元出班:“末将在!”

“宣府可出多少兵?”

“回陛下,宣府可出战兵两万三千人,辅兵一万八千人,合计:四万一千人。”

“大同总兵?”

“回陛下,大同可出战兵两万五千人,辅兵两万人。”李成梁出班道。

“好!”万历皇帝笑着看向众人。

“陕西总兵?”

“陕西兵士不多,可出战兵一万,辅兵一万二。”

“把甘肃的兵都交给你指挥,战兵能凑出万。”

“这样宣府四万一千、大同四万五千、陕西、甘肃三万,合计:十一万六千,加强热河上营三路大军,这次大明合计出兵:二十四万一千人。”

“宣大总督、蓟辽总督、陕西巡抚、热河总管。”

“臣等在!”

“臣在!”

“你们四个每人再征三万青壮,每个青壮每人一个月发二两银子,这些青壮押送粮草物资等。”

“是!”

这样合计三十六万人,俺答就是把所有部落都聚集在一起,也抽调不出来三十六万精壮。

“我军作战目标就是剿灭土默特部、永谢布部,以泰山压顶之势,打击俺答土默特部、永谢布部。”

“诸位将军、总督、巡抚、总管,你们可否体察朕的用心?”万历皇帝看着众人问。

“朕的意思就是,改变以往对鞑靼作战计划,由原来防御、偷袭,改为寻找鞑靼主力作战,这个作战计划,朕已经筹备几年,朕为这次作战,准备二十万匹马,六十万头驴,加上各镇的战马,保证每名士兵一匹马,一名士兵两头驴,还有上百万头羊,这些都是为这次作战准备的。”

“这次你们要给朕狠狠的打,要让敌人知道,和大明为敌,是他们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

众人被万历皇帝说的心血来潮,这时万历皇帝一挥手:“来啊!”

陈矩等内侍太监捧着印、宝剑上来,陈矩拿出诰书念道:

“大明皇帝令:

命宣府总兵董一元为平虏将军。”

“命大同总兵李成梁为征北将军。”

“命陕西总兵麻贵为定北将军。”

“命辽东总兵骆尚志为征西将军。”

“命蓟镇总兵吴惟忠为平西将军。”

“命近卫军一团团长杨元为中军左将军。”

“命近卫军直属团团长马林为中军右将军。”

“命近卫军直属骑兵团团长方伯清为中军前锋。”

“命蓟辽总督郑洛为蓟辽道行军总管。”

“命宣大总督叶梦熊为晋北道行军总管。”

“命陕西巡抚赵可怀为陕北道行军总管。”

“命热河总管戚继光为征虏行军大总管。”

“平虏将军。”

董一元出班:“臣在!”

“九月二十,出宣府至张家口,率领本部出张家口,潜质永谢布部、阿苏特部。”

“征北将军。”

“臣在!”李成梁出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