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胜(1 / 4)

加入书签

应天城, 城外。

朱元璋骑在一匹马上,一身甲胄,手中握着缰绳, 遥遥看去。

对面是山壁,生长着高大的斜出树木, 辅以杂草花木, 一片青绿之色。

他们能听见陈友谅的炮鸣, 能看见他的战船, 就说明他确实是在江东桥那里遇到了阻碍,没有办法只能折返, 跑到龙湾这里来登陆。

“伯温,你看咱的标儿, 给咱修了个好东西, 修得不错, 结实!”

刘基还能怎么办, 在吹嘘自己儿子的父亲面前,只能赞同地点头——他作为半个师父, 心里当然也是很满意的。

这座桥不仅挫败了陈友谅的威风, 还让他失去了巨船高船的好处——他不能再像攻打太平一样, 让士兵们从船上直接攻入城墙上了,更重要的是,船既然不能从秦淮河走,就只能到龙湾来。

到龙湾早已准备好的埋伏中来!

大敌当前, 兵戈的铁锈气与隐隐的血腥味道,还有那奔涌江水的流动声与庞大舰队靠岸的碰撞声, 一齐顺着山风扑面而来, 翻滚咆哮, 混合成庞大的血红色之气浮于天空之上。

刘伯温抬头看着空中气象,知道这一定是场大仗。

而朱元璋,他正安静地看着陈友谅那些号称“混江龙”、“撞断山”还有“塞断江”的大船逐渐接近陆地。

名子不文雅,可是却很朴实,很真实,其中的一些船舰,甚至修有第二、第三层甲板,配合着火炮与风帆,威风凛凛,如同岛屿。

而它们在江上航行,数量之多、之密,又像极了迁徙的牛群。

朱元璋的脸上虽然没有表情,可是嘴角已经紧绷起来,眼神如两把插在雪里的长刀,已进入了战场。

“吴策。”

朱元璋身边的男人低头听令。

“去告诉常遇春还有张德胜,告诉他们,咱们要准备好包饺子了!”

“是!”吴策纵马顺着山坡急去。

“伯温。”朱元璋笑了笑,“咱记得你说过,两军交战之时,任何术法都是不能用的。”

“对。”刘基点头道,“若是修士能够随意插手战役,只需引来洪水或灾疫就是了,哪里还需要交战。但这其中也还是有极小的可能会有例外的。”

朱元璋点点头,“之前咱闺女那事,肯定是陈友谅做的,你说这次,他会不会有什么鬼主意?”

刘基皱眉道:“臣觉得不会。主要的战场还是这里,在龙湾输了,在应天不管做了什么都会功亏一篑,陈友谅应该不会做这样没有意义、不过脑子的事情。”

“咱也觉得不会,但凡事都有万一。”

“那么……臣去找镇妖处的人看看吧。”

“不用!”朱元璋抬手制止他,“让标儿去做。”

刘基还是有些担心和犹豫。

朱元璋却朗笑起来:“咱的儿子,咱心里清楚,那小兔崽子精明,你放宽了心。”

这话头明明是他挑起来的,又给他自己结束了,刘基深切地怀疑这只是他找来想要夸儿子的话术。

无奈地笑了笑,他刚想说点关于军武布置的事情,就似乎有所察觉,看向了一条船。

这艘船很宽敞,很漂亮,也很巨大。但在船队中,只不过是普通的一艘。

可是这条船的甲板之上竟然放着一把椅子,椅子边上侍立着两个无脸的纸人,各拿着一把纸伞,为椅上坐着的人撑着。

这两个纸人阴森森的,已经足够可怕,可它们服侍的人却还要更恐怖,那简直是看一眼就要叫人尿裤子了。

此人脸色苍白,白的像是暴雨后死寂的冷灰的天空,毫无生气。他的脸色白,可竟然还穿了一件墨黑色的衣服,更显出肤色上的诡异,只看一眼,就使人心头发麻。

这个人好像也是纸做的一般。

“……邪术。”

朱元璋侧头:“你说什么?”

“船上有人会邪术。”刘基皱眉道,“这门邪术似乎主聚阴气,元帅你看——”

“那一艘船的上空,乌云明显要多些。”

朱元璋眯着眼睛看过去,确实看出了不同,天上的云不多,都是白色的,只有那一朵略微发黑,像是雪上的泥痕般显眼。

“这个人会邪术,能影响到战局?”

“即使是邪术,也要遵循因果报应,这样大的一场仗,除非他想要受天雷轰顶之痛苦……”

“天雷轰顶?承受了天雷轰顶,他就能改变战局了?”

刘基果断道:“不行,此人只会当场暴毙。”

“那就行了。”朱元璋盯着主舰,“你多看看他就是,有情况再通知咱。”

说完这句话,他就一扯缰绳,两腿一夹,扭转马身下了山坡,只留刘基一个人在上面在注视着江面。

——————

时间推移到不久前。

陈友谅先是领着船队顺秦淮河直下,赶赴江东桥。

康茂才告诉他那里是座木桥,只要把它砸了,就可以长驱直入,奔进应天,到时里应外合,取得胜利自然不在话下。

地方到了,江上很快响起陈友谅呼唤康茂才的喊声,但是喊声没有得到回应,他和将领们才诧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