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路上(2 / 2)
几个人一走,王贰蓦地松了一口气,还好他未来需要面对的人都不像宋姑娘,要不然他总有一种从里到外都被对方看穿的感觉。
宋琬等人没有在忻州逗留太久,不过临走前她想起来一件事,叫来张盛,“你去找找姚续之前的那个玉姨娘,问她愿不愿意去黔地和她儿子团聚。”
姚立洝这个人是不可能放的,因为宋琬发现他挺适合种地的,可其他姨娘都没和自己儿子分开,宋琬也不好让他就此做个没娘养的孤儿。
张盛表示明白,姚续的那些姬妾表面是遣散走了,实际上是被他们自己的人暗中看管起来,以防她们跑去京城告密。
他们人不多,就没有包船,忻州的码头不大,来往的大中小船加起来只有十只。
宋琬等人到的时候,最后一辆大船还有不到一刻钟就要出发了。
不包船,八两银子一个人,他们五个人就要四十两!
宋琬忍痛给了船夫四个十两银锭子,不行,这次去禹州一定要把花掉的钱“赚”回来!
几个人扮作出门游玩的富家公子小姐,顾燕急是大哥,宋琬是二姐,齐涑这小子算是小弟。
至于顾武和宋七则是家中派来保护他们仨儿的。
比起哥哥妹妹,其实顾燕急更想和宋琬扮一对夫妻。
“顾燕急,塔回关好玩吗?”既然是要假装出来游玩,不说点相关的话怎么行。
宋琬坐在位置上,手托着下巴,目光望向船外,他们的座位刚好在船尾,不仅进出方便,还可以看到整个河上景象。
“塔回关和西南边境民风差不多,比较朴实。”顾燕急想了想道。
朴实的意思就是穷。
西南边境由于长年打仗,留在城内的百姓并不多,大多是贫穷到不能再贫穷的人家。
而那些有点能力离开家的人大多会选择塔回关,这样既不用担心会被战事波及,也不用真的背井离乡。
长久以往,两城的人就慢慢融合在一起,除了西南边境的百姓比塔回关更穷,其他看不出太大差别。
“那等我们拿下塔回关,可以让那里的百姓也中土豆。”宋琬附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好,到时候让大家都种土豆。”顾燕急笑了笑。
不过光种土豆不行,这玩意虽然可以做主食,但宋琬觉得它更适合做菜,真正能做主食的还得是红薯。
宋琬心早就痒痒了,可顾燕急说还不是时候,于是心痒就只能忍着。
可现在她有点忍不住怎么办,前面就是塔回关,顾燕急说镇守的将领是禹王的亲大舅,先前掳走齐涑,中间就有他的助力,既然如此,那么她作为齐涑的师父怎么能不为心爱的徒弟报仇呢。
河面上,除了像他们坐的船,还有一些百姓划着只能坐一两人的简易小船在用渔网捞鱼。
船只已经行驶了半日,宋琬饿了,看到渔民们捕了不少鱼,她也想吃鱼了。
船上也有不少人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鱼竿坐在船边上钓鱼打发时间,能钓到最好,钓不到也没关系。
“顾燕急,我们今天中午吃鱼吧!”宋琬说做就做,“我去找根长绳和棍子。”
“让顾武和宋七去和他们买几条就好。”顾燕急认为不用特地费心去钓,而且现在离午时也没有多久了。
他怕耽误她吃饭,饿到肚子。
“几条鱼而已,干嘛花那个钱。”宋琬觉得顾燕急哪哪都好,就是不太懂持家,这可能跟他以前多少是个富二代的原因。
宋琬想着以后一定要改掉他这个坏习惯。
“那钓鱼总要有鱼饵,我们没准备,就只能从别人那买。”顾燕急无奈道。
“我钓鱼不用鱼饵的。”宋琬从船上的杂物间找到了一根细长绳以及合适的棍子,“不听话的鱼,绑紧点就听话了。”
她试了试绳子的结实度,足够钓了。
尽管如此,顾燕急还是偷偷让顾武去买了两包鱼饵,万一钓不上来,还有鱼饵可以用。
宋琬把绳子一头系在棍子上,边弄边道,“可惜小三子看不到我钓鱼。”
小三子就是齐涑,他如今在三人当中最小,排第三,所以宋琬临时决定喊他小三子。
“三弟确实没有这个福气。”想起上船后就因为晕船吐得昏天暗地的齐涑,顾燕急弯了弯唇,怪不得第一次在春风楼遇见就那么没精神气,搞了半天是因为晕船。
“他哪里没福气,一间小包房,要十五两银子呢。”这还没到塔回关呢就花了五十多两了,她很是心疼道,“年轻人真费银子。”
顾燕急听宋琬一口一个年轻人,不免失笑,想必是忘了她自己也是个年纪不大的姑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