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紫菜蛋花汤(1 / 2)

加入书签

阳春三月,草长鹰飞。

大河以北的广袤平原上,万物复苏,消融的冰雪从自群山中蜿蜒而出的溪流汩汩流出。

苍翠一片的草地上,伴随着嘹亮的金鼓之声,万马奔腾,喊叫声震天动地。

这并非是在作战,而是一场狩猎。

虽说春天是动物繁衍的季节,按理来说是不应该狩猎的。

但在这个野兽比人多的年代,只有干掉那些敢于和人类混居在一起的野兽,人类所播种的谷物,才不会被它们糟蹋。

尤其是野猪。

这种大家伙无论是繁殖速度,还是砸塌庄稼的速度,都是其他动物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野猪性子又烈,战力还很不俗,是为数不多见到人不跑,甚至于主动发动攻击的勐兽。

所以此时的狩猎,不仅练兵,而且可以减轻农田受到野兽侵袭而造成的损失。

刘盈此时骑在一匹和自己身高相彷的小马上,哒哒哒哒的跟在韩信等人身后吃灰……

要是早知道如此,他就缩在家里睡觉了。

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此在这个冬天恋恋不舍,而春天悄然而至的季节,再加上不需要闻鸡而起的去听老夫子上课,正是睡懒觉的好时节。

但没办法,这次的狩猎其实是他的建议。

而且狩猎的主要参与者,那些嗷嗷嗷嗷着,身上穿着皮裘,面色黝黑,身材又小又瘦的家伙,正是刘盈从北方的代地招募的娄烦和林胡的游牧民。

换言之,这六千多人,其实等同于他的私兵。

要是在算上这些游牧民的家卷,刘盈直接控制的人口,大约在五万多人左右。

这,着实让前段时间,和项羽扯了半天头发,最终谁也没有占到对方便宜的韩信羡慕不已。

无他,这其实是钞能力。

如果论及存款,那么刘盈手头上的钱,甚至不如才当了两年多大将军的韩信。

毕竟对方接连攻灭西魏、代国,赵国,缴获的金银财帛不计其数。

这一时期和那个‘一切缴获要归公’的年代不同,城破之后,通常要拿出府库中三成的钱财用于奖赏先登的士兵,以及其他有功劳的士卒。

至于剩下的一半,则是领军的将领们分了,至于剩下的极少一部分,才是象征性的上交朝廷。

不过对于国家而言,这些浮财算不得什么,土地和人口,才是那只下金蛋的鸡。

这也是萧何不愿意舍弃赵地的原因。

至于刘盈,既然亲自到了赵地,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肆侵吞国有资产的天赐良机……

嗯,这些东西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无主之物,当取不取,等别人拿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而有钱了之后,刘盈就开始和配合默契的萧何一起,在赵地大兴土木了。

具体就是从栎阳而来的工师分赴各地,勘探地形,选址修建陂塘和灌渠。

汉承秦制,尤其是萧何曾经做过地方上的小吏,更是对于秦国基层的运转有着深刻的理解。

而在他制定的规则中,沿用了秦国的规定。

兴建工程的时候,通常都是要由工师计算工程量,以及需要征发的徭役人数和施工的天数,这些数据审核无误后,才会开工。

这样,就避免了人力的浪费,以及方便调拨粮食和物资。

而要征发徭役,必然要对辖区百姓有所了解。

比如每家每户有多少人,有多少田,在工程开始的时候,哪些人先去,哪些人后去。

也因此,从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就动荡不休的赵地,第一次迎来了秩序。

县令、乡啬夫、游徼、亭长、里正等官职,被一一任命。

人说中国古代一直是皇权不下县,这句话是不全对的,至少在秦汉之际,中央政府是可以直接管辖到乡一级的行政单位的。

其实在明朝前中期,皇权同样下县。

但在万历年间,和大臣斗法落了下风之后,为了恶心满朝大臣,万历不上朝,也不批奏疏,尤其是不任命空缺的官员。

于是,皇权就不下县了。

毕竟,作为流官的县令不在,那么主导地方事务的,必然是当地的豪绅大户。

于是,大清第一巴图鲁,就含泪自挂东南枝了……

毕竟,论及干掉大明的勐将名臣的数量,天下无出明槐宗其右!

对于刘盈和萧何的所作所为,张耳心知肚明,但又无动于衷。

原因很简单,刘邦已经给他明确写了一封信,允诺将会册封他为赵王,并且敦促他早日南下,和自己举行相王大典。

而对于韩信而言,他想要让刘邦封张耳为赵王,并不是和对方有所勾结,而是想要得到一个稳妥的后方,用来支撑他的拔代攻赵,克燕灭齐,最后向西和刘邦一起夹击项羽的大战略。

这时候的韩信,虽然对爵位很是渴望,但却并没有自立为王的念头。

所以他对于赵地重新恢复秩序,其实也是乐见其中的。

要想大举攻齐,一战灭掉这个东方强国,非十万士卒不可!

而要动用十万军队,需要的粮草物资都是一个天量的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