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了选择,请坚定自己的选择(2 / 3)
温暖我的一句话,有多重要,就像是心中的石头缓缓落地,就像是披拂已久的幕布,终于被挪开,破旧的灰尘在慢慢恢复着明亮,心底的光芒在慢慢发出耀眼的光芒。(谢谢你母亲,这份感动我会一直藏于心间,丢失的、无助的、难过的、也都会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好。
每个人都在等着一些什么,等一个人回头,等一个人出现,等自己释怀,等春暖花开,等灯火通明,如果能等到自己想要的,就没有浪费时间。
对自己耐心一点、态度好一点,太急于求成和破罐子破摔都是现在大多数人的毛病。对自己生活状态期望不该是,要么就赶紧好起来和要么就糟糕到底吧。其实不是你的错,是现在的信息流传给你的东西太多太快了。你首先得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朝着什么方向进行努力,就不会慌着慌那了,而且每个年纪都会有每个年纪的困扰,要有压力但不要过度,在该进步的年纪里一点点进步,沉淀、积累、学习。
其实,像我这种念旧的人很难平静地接受离别,总觉得可惜。虽然会劝自己,大部分人都是过客不用太在意,但一想到自己可能再也不会有一样地心境,不会再去某个地方,不再见到某个人以后,还是会难过一阵子。终究是时间问题,成年人地必修课就是接受离开是一个人地宿命。
大器晚成也好,永远到不了山顶也罢,但是一定要快乐和真诚一些。我希望你明白的是:“你的人生不需要和任何人做比较的,你不用比别人做什么或者怎么做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用让自己活在别人给你编制的那些看似完美的梦中。
比较的是偷走快乐的贼,是烦恼的根源,比较之心一旦燃起,就会使自己陷入无限的焦虑中,先前所制定的目标也会在焦虑中被消耗的灰飞烟灭,从而陷入死循环。
要知道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生活也并非是谁先得到谁就赢,所以不要因为别人都交卷的早就焦虑恐慌,试卷是你自己的,不用和别人比较谁过的好,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好。
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会遇到无法理解的恶意,会感到失望,但是只要过去了,你就会感悟到其实这些是在提醒你,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被疫情偷走的这三年,我无数次想要去的地方都被迫搁浅,我觉得疫情里影响最大的就是20岁左右的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20岁左右本该是肆意挥洒青春的日子,是应该在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这个世界完善世界观的日子,是身体和灵魂都能自由漂泊的日子。我们总用“没关系”以后还会有机会。来安慰自己。
但是我们的青春每一刻都不一样,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没有以后,有些道理我们都听过也都认同,但是真的要自己切身经历过才会懂。
疫情教会我最大的道理就是:“去做想去做的事,去见想去见的人,在你能去的时候就快点去,你永远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落落大方的人。可以去坦坦荡荡的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情绪,也能清晰决然的说出拒绝。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论而自我怀疑,也不会因为喜欢谁就看低自己。多去在意自己想法和感受,不去局限在别人的看法中,慢慢的就会成为那个理想的自己。
理想之所以被称之为理想,首先要敢于想,不是吗?
有一种人可能骨子里就是个淡漠的人!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没有特别想得到的人,也没有非做不可的事,不怎么喜欢热闹,不喜欢孤独也享受孤独。虽然表面上看着挺乐观的,但他的骨子里其实是个带着淡漠悲观的人,所以凡事都想的比较通透,得到或者失去都不强求,但是会尺量去尝试坚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他说不出最爱的一部电影,说不出一首最爱的歌,说不出最爱的那个人,时常觉得人生没有那么有趣,偶尔也会质疑活着的意义,所有来自别人口中或者书上的意义都不曾说服他,他知道除了父母,大多数人都是阶段性的陪伴,所以不管什么事都会往最坏的方面考虑,这样就算结婚不尽人意,也能释然的去接受它,正因为骨子里的悲观,所以用尽一切方式让自己快乐的活着,快乐又平静。
可能生活节奏慢了一点,但慢一点也挺好的啊,太阳也不是一下就升起来的不管选择做些什么过程怎么样,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结局好坏是自己认为的,也许别人觉得不好,可是自己终归喜欢。
“我请你吃饭”怎么只能看表面意思呢?这里面可是包含了很多东西,例如三两相思,四两牵挂、七八两踌躇,钱钟书说:吃饭是极其暧昧的一件事,一请一去,情伤就这么结下了。
记得前几年,我很喜欢一个人,那时候鼓起勇气告诉了他,那是我第一次表白,正式的、认真的、满含爱意的唯一一次。可结果不怎么美好,一句我觉得我们更适合做朋友,不过贝你喜欢也是件很开心的事啊!我记到了现在,之后的某一天下午我收到他的邀约,“我请你吃饭吧,地点你定。”因为那时候的我还不具备能坦荡到和刚拒接我表白的人一起吃饭的能力,只好拒绝了他的邀请。这个决定,至今我也不曾后悔过。其实后来我常常在想,如果那天我答应了他的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