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康氏(2 / 3)

加入书签

女儿要是再大上十岁,倒也不错。可你看看她,还是个孩子呢,乱弹琴。”

张诙抬手摸了摸脑袋,赔笑道:“末将瞧着她有十来岁了,陛下尝尝鲜也不错。”

王镡多日不沾女色,精神紧绷,这下子放松无压力了,被张诙这么玩笑几句,却是心里一阵动摇。不过他还是觉得这么小的女孩儿没啥意思,便当作玩笑,说道:“罢了,把她安顿好,别伤着了。要是张梁回了豫国能活下去,朕拿他女儿换些战马牛羊,不过分罢。”

王栩和张诙连忙说道:“圣上真是宅心仁厚。”

说到张梁,王镡还真是挺纳闷的,这厮跑回汴梁去,豫皇饶得了他?

王镡看了小娘一眼,随口问道:“小娘子叫什么名字?”

那小娘居然用顺溜的关中官话回答了王镡:“我大名叫张宁,小名燕燕。”

王镡听到这里,脸上的神情顿时一变。

短暂的沉默,王镡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小娘,心里莫名生出一种荒唐的感觉。

他实在记不清妻子在什么时候说过,但事情大概是如此,年轻时候的张松奇,并不是张氏族内唯一的大才。张松奇的堂弟张柏青同样能文能武,才华横溢。

本来张柏青能够同张松奇角逐一番族长之位的,可是他放弃了,带着自己的异国妻子离开了张氏一族,迁居到了荆国隐居。

十年前,张松奇还能收到自己堂弟的来信,可是从九年前开始,张柏青一家就音信全无了。当时雍、荆、豫三国混战,消息滞塞,等到张氏一族派人想要寻找的时候,已经彻底没了张柏青一家的音信。

王镡记得张柏青那时候已经有了女儿,就叫张宁,因为孩子出生时,群燕环绕房屋飞舞鸣叫,所以小名叫燕燕。再看此时的张宁,模样和年龄都大概吻合。

王镡仔细瞧着眼前的小娘,阳光从门外透进来,让他看得十分真切,脸上细细的汗毛,嘴唇上微小的皱褶,都看得见。

张燕燕也害怕,又带着好奇,打量着盯着她看的男人。这个小娘小小年纪十分聪慧,能感觉到王镡不是个暴戾的人,哪怕刚才张诙说些话吓她。

不过王镡平素的表情比较温和,她或许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性命就在他一念之间。

就在这时,王镡哑然失笑。

没有人明白他为何这么注意一个小娘,也没人知道为何而笑。

他醒悟自己实在过于紧张了,他看着张燕燕询问道:“你母亲在什么地方呢?”

张燕燕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王镡松了一口气,对张诙说道:“带她去安顿,看好了。”

张诙连忙说道:“末将遵旨。”

等了许久,王栩进来说道:“圣上,能找到的所有人都带到院子中间了,唯一没找到的就是那小娘的生母。下面的兄弟正在府上各处搜查,再找找看。”

王镡听罢有些疑惑,张梁连女儿都没带走,不可能带走一个小妾,难道张燕燕的生母没来雒阳?

王栩又说道:“末将等谁也不认识那小娘的生母,不过府上的奴婢应该认识。一会若是没找到人,末将等便审问那些奴婢。”

王忠弯着腰,微微侧目,便对王栩说道:“你便照此法子去办吧。”

“喏!”

王栩抱拳告退。

没多久,便有武将来禀报:“找到了,找到那小娘的生母了,但她不愿意出来。咱们也不好强逼。”

那王栩平素紧跟着王镡,张柏青的事,他是知道的。如今大概是隐隐猜到了那小娘就是皇后的妹妹,那小娘的生母大概率就是皇后的堂婶了。

他必定吩咐了军士们不得无礼,王镡想起张蒲说起自己堂叔时,泪眼婆娑的样子,心里顿时软了下去,当下便起身,吩咐道:“带朕去看看。”

顿时,王栩和张诙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

王镡让王栩带路,他自己把脑袋上的铁胄取了下来,丢给张诙抱着。一行人穿过一道月洞门,进了另一个院子。

这张梁作为豫国贵族,河南郡守府就是他在雒阳的府邸,完全就是照着他自己在汴梁的府邸建造的。

走进一间书房,便见墙边的一副书架被挪开了,书架后面居然有隔墙,里面放着个柜子。一个戴着幞头的妇人蜷缩在柜子里,身上都在发抖,嘴里嘟囔着:“我不是豫国人,你们不要抓我!”

王镡一走进屋子,站在里面的将士急忙弯腰抱拳道:“拜见圣上!”

妇人马上转头看着王镡,惊诧地愣在那里。

王镡看那妇人,第一眼就觉得十分顺眼亲切,大概猜测到她是张蒲堂婶的缘故,而且这妇人长得确实同中原华夏族裔不一样,很像西亚那边的人,一举一动别有风味,不然也不会被张梁看上。

他从恭敬的众将士之间走到柜子前面,尽量温和的好言道:“夫人不必害怕,朕知道你是自己人。朕率军东征,正是为救雒阳人于水火,怎会害你,夫人出来再说。”

王镡忍不住又道:“若有危险,你躲里面也没用的。”

那妇人急忙说道:“唐国皇帝在上,请恕妾身无法行礼。”

王镡连忙说道:“免礼,免礼。”

那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