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晒药材(1 / 2)

加入书签

姜霖走在前面,虞小怜蹦蹦跳跳的跟在后面,很快他们就来到林子那边的山坳坳处。

这里沙土地居多,炙热的太阳烤的沙土地热热的,小布鞋踩在热沙子上,烫的虞小怜脚心热乎乎的。

姜霖用手指着土沟里红彤彤的一片,问,“你看看,这是不是你要采的枸杞子?”

“是,是,是。”虞小怜乐颠颠的跑了过去。

毫不犹豫的奔着土沟就跳了下去,二话没说就开始摘起枸杞子来,这东西一串一串的,很是好采摘,再加上有姜霖给她帮忙,不一会儿,他们就摘了满满一筐。

姜霖问,“你摘这个是想拿镇上药堂去卖钱?”

虞小怜点头,“我只是想试试,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姜霖帮虞小怜把装满枸杞的篮子举了上去。

又先上去,将虞小怜从沟里拉了出来。

“这东西药堂好像不收新鲜的,他们要晾晒过的,而且好像也卖不了几个钱。”

“一文钱也是钱,你是不知道我家现在的情况,欠着村里好多家钱不说,就连过冬的粮食都不太足,我娘每天做绣活,眼睛都累的透红,我这也是想帮他们分担一下。”

虞小怜拍了拍身上的土,“我把这些先送回家去,一会儿我再出来,你再带我去采一些金银花。”

姜霖提起篮子,“反正我也没事,我送你回去吧。”

虞小怜乐得轻松,心想着一会儿出来,得带个大背篓才行,金银花她要多晒点。

虞小怜和姜霖并肩走在村道上,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有些人窃窃私语,说姜霖胆子真大之类的。

虞小怜偷瞄了姜霖一眼,见他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这才乐颠颠的,跟上姜霖的大步伐。

虞小怜提着满满当当的枸杞子回到屋里,找了个大簸箕,将枸杞子倒了上去,这新鲜的枸杞子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得放在阴凉处晾干,虞小怜觉得放在自家屋里最安全,将枸杞子平铺好,她就又换了一个大背篓出去了。

刚才回去也没有看见虞长河,估计他又去山上割柳条去了。

虞小怜背着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背篓出来,被姜霖狠狠的嘲笑了一番,姜霖甚至提议让虞小怜坐在背篓里,他背着走起来更快。

虞小怜气鼓鼓的瞪了姜霖一眼,不就是笑话她长的矮吗?

虞小怜在心里安慰自己,不气不气,她才十岁,还是个小孩,她会长高的。

在姜霖的帮助下,虞小怜毫不费力就采满了一筐金银花。

虞小怜感觉姜霖无所不知,至少对这片山的熟悉度,姜霖是了如指掌的。

“你知道哪里有鸡血藤吗?”

“鸡血藤这个东西不好找,前段时间七月半,家家为了做河灯,都上山找鸡血藤,估计附近已经不好找了。”

七月半放河灯,是大凉人祈福的习俗,而且大凉人习惯在做好的河灯上面,用鸡血藤来上色。

就是平时鸡血藤在这山里,也是极为少见的。

看来这次不能将鸡血藤拿出来卖了。

姜霖说,“要是只用一点点,也好找,等我采到,就给你送去。但是,你要是想卖钱,好像是够呛了。”

回去的时候自然是姜霖将背篓给虞小怜送回来的,不然这么一大筐,虞小怜也背不动。

金银花同样需要阴干,而且还需要放在通风处,勤翻动,防止他们变烂。

虞小怜将一切都弄好之后,虞长河正好扛着一捆柳条回来,他腿脚不方便,每次只能扛一捆柳条回来,但就那一捆也是得七、八十斤,也不是一般人轻易就能拿的动的。

虞长河干了多年衙役,身子骨是极好的,也是有着一把好力气的,就是这条腿是他唯一的缺憾。

虞长河到水缸处喝了一瓢水,想着虞小怜挖野菜也该回来了,就进屋里来看看,这一看不要紧,这屋里左一个簸箕,右一个簸箕,装的这都是什么啊?

再往炕上一看,虞小怜外套上包着六个鸭蛋和十几个鹌鹑蛋,正疑惑着,虞小怜的声音就从身后响起,“爹,你回来了!”

不等虞长河发问,虞小怜便高兴的道,“爹,你看这些是我采的药材,这野鸭蛋和鹌鹑蛋是我在山上捡的,爹,我厉不厉害?”

“药材?你咋还认得药材?”

虞小怜前世可是华西医科学院毕业的,认识这些药材不足为奇,她们虽然不会给活人治病,但她们不仅懂药理、懂临床,还懂侦查和反推,她们法医不仅是医生,还是警察。

而且,从事法医这个职业的人,往往需要很强的心里素质,不然还没检查尸体,自己就吐了。

这也是虞小怜敢只身一人,去探草鬼婆墓穴的原因,她胆子大,从小就大。

“啊,我这是听姜霖说的,药材也是他帮我采的。”

听说是姜霖帮的忙,虞长河这才打消疑虑。

嗯,有什么事,往姜霖身上推就对了。

“这野鸭蛋在哪里捡的?怎么这么干净?”

在超市捡的,当然干净。

“那个我捡回来的时候挺脏的,我洗过了。”

看来下次再“捡”的时候,得让它们带点泥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