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妈妈筹学费(1 / 2)

加入书签

林晓聪从小学到初中,家人一直有一件事很犯愁,那就是学费的问题。

与现在九年义务教育不同,现在孩子们读书,义务阶段都是免费的,前二十几年却完全不同,每学期都要几百块的学费。对于一些贫穷的农村户来说,一年到头,种的粮食、打的稻谷,基本上刚好够孩子们交学费了,如果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粮食还要减半,学费就是个大问题了。

如果一个家庭孩子多了,那养起来更加困难。

林晓聪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如果学费不够,妈妈就会去外婆家先支取部分钱,等秋收过后就还过去。这是林晓聪妈妈后来告诉林晓聪的,因为学费的事林晓聪根本不知道。

进了初中就方便了,林晓聪的五爷爷是副校长,林晓聪可以先入学,等两个月再交学费。就这样在初中持续了三年(分别为六年级、初一和初二)。

到了初三的时候,所有同学必须换学校了。

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可以多花点钱转到城里去读初三,大部分同学仍然留在了农村选初中。

附近比较大的两个乡镇分别为接官乡和赵棚镇。接官乡和赵棚镇各一所初中。

林晓聪本是接官乡人,在接官乡读初三按道理最直接。可是,林晓聪没去过接官中学,而且从林晓聪家步行到接官中学大概需要步行十二里,实在有点远。那时的公交车一天只有一班,很难赶上。

林晓聪隔壁的赵棚镇更远,有二十多里路。林晓聪只需要走八里到中湾,然后花上一块钱坐上到赵棚的车,就可以直接到校门口了。

林晓聪的大姑妈也在赵棚镇,而且就在学校旁边。

于是,事情就这么敲定了:林晓聪在赵棚镇读初三,下了晚自习就在大姑妈家睡觉,和林晓聪同去的还有林晓聪湾里的冬生,也和林晓聪一起学习、一起睡觉。

林晓聪利用初二暑假的时间去了一趟大姑妈家,也看了一下学校。学校门口墙壁上贴了告示:转校学生来赵棚镇读书,开学前半个月需要进行一次入校考试,前三名免费进校,后面的同学每人交300才准进校。

考试只考语文、数学、英语,林晓聪觉得自己进前三名把握极大,大可以省掉300元入学费了。

不料,结果出来了:林晓聪第四名,同去的冬生第二名。林晓聪气坏了,因为第三名是一个复读生,已经读完初三了,又回过来考试。

看来,入学的300元想跑也跑不掉了,林晓聪妈妈虽然也不开心,但鼓励儿子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考好。

眼看着初二暑假快过完了,林晓聪也准备高高兴兴到新学校学习。

开学的前一周,小叔叔随着五爷爷到乡下来玩,大家都没事干,就开始逗狗,在逗狗的过程中,林晓聪的手被小狗抓了一下。林晓聪妈妈怕出事,就带着林晓聪去对面三里外的沈湾打了两针,又花掉了两三百,这下子不仅学费没凑齐,连300元的入学费都没有了。

林晓聪妈妈见林晓聪五爷爷在旁边,就说:“五叔,我孩子去赵棚读书的学费不够,他爸爸在深圳的工资还没有发,能不能先借800,下个月钱一回来就给你?”林晓聪五爷爷说:“这个没事,需要钱随时到集市上来找你五妈要。”

到了开学的前一天,林晓聪妈妈领着林晓聪去会砦五爷爷家去拿钱,刚敲开了五爷爷的家门,五奶奶似乎早就在屋里等着了。林晓聪和妈妈还没有进门,什么话都没有说。林晓聪五奶奶就先开口了。

“晓聪妈妈,不好意思,要钱没有。前两天我高家的孩子要去大学读书,我凑给他们了。”林晓聪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一脚狠狠踢向了林晓聪,说:“叫你不好好读书,还要我到处求人。”说完,一把抓起林晓聪的手,就走了。

林晓聪妈妈很清楚,七八百对林晓聪五奶奶家来说什么都不是。林晓聪的二姑妈在做大生意,如果林晓聪二姑妈需要,七八千林晓聪五奶奶都不会犹豫。

大概走了五分钟,已经远离了林晓聪五奶奶的视线,林晓聪妈妈突然停住,“啪”的一响,一巴掌打向了林晓聪长满青春痘的脸,说:“这都是你们家的好亲戚!”打完,林晓聪的妈妈便哇哇大哭,就像一个受伤的孩子。

事后,林晓聪才知道,妈妈这次受到的五奶奶的欺负,跟平常比起来,那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林晓聪妈妈说:“算了,不读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可是却把林晓聪直接拉向了外婆家的方向。林晓聪妈妈说:“去找你大舅伯看看吧!再借不到钱,就真的没办法了。”

每当农忙的时候,林晓聪大舅伯和两个舅舅总会过来林晓聪家挑稻谷,林晓聪也觉得几个舅舅都很亲切,至少比林晓聪那个大家族的一些人要亲切。

林晓聪妈妈这次直接来到她哥哥家,把刚才林晓聪五奶奶欺负人的事说了一遍,又说了明天林晓聪就要开学,实在没有办法。

林晓聪妈妈很清楚自己哥哥家的状况:大女儿已经上高中了,马上进大学正需要钱,二女儿和小儿子也进初中了,花钱的机会多,赚钱的门路少。而且林晓聪大舅伯正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土地。

如果不是走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