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上元节(七) -(1 / 2)

加入书签

,大唐奴牙郎

上元节是夜,洛阳皇城,含元殿,戌时三刻。

二层殿阁之内,放眼望去,金砖玉瓦,富丽堂皇。

满座宾客皆是绸罗锦袍,案台高桌放满佳肴名膳,上百位舞伎饰以珠翠,衣以锦绣,自帷中出,伴着音律,翩翩起舞。

圣人李隆基于上元节当晚,宴请文武百官又勋爵王公,于含元殿阁楼共同赏灯。

坐在殿阁的上座,杨玉环凭栏向外望去,只见城内处处张灯结彩,歌舞之声未有断歇,上阳宫内的太上玄元真仙灯楼,更是灯火通明,如坠仙境。

杨氏虢国夫人,又携大姐韩国夫人和八姐秦国夫人,同向杨贵妃恭贺上元安康。

杨玉环瞧着三位姐姐,笑着说道:“上元佳节,都是自家姐妹,又何必如此生分?”

虢国夫人知道杨玉环喜音律,又爱新巧,便说道:“姐姐们从岭南特意为玉环寻了一只雪鹦哥,不仅能说人语,更能唱歌。”

杨玉环听见此话,面露喜色,连忙开口使人拿来。

有内侍取来鸟笼,又掀开帷帐,只见一通体雪白的鹦鹉,站在笼中,正探头四处张望。

虢国夫人用话语逗了雪鹦哥,只听后者唱了南方俚曲,字正腔圆,颇有章法,不由引得杨玉环笑了起来。

看着杨玉环在逗乐鹦哥,虢国夫人凑近说道:“杨氏修祠,家庙立碑,想求得圣人御笔撰注,不知可否?”

杨玉环正瞧着鹦哥开心,也没多想,只是应道:“这有何难,我与三郎说声便是。”

虢国夫人闻言,转过头,与大姐和八姐相视一笑,不再多言。

另一边,东都百官跪伏于地,向圣人上元问安。

李隆基吃了些酒,兴致颇佳,开口说道:“朕与群臣宴,乐在时和,属此上元,当得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

有臣子说道:“大唐天威,古往今来,未有可及之!突厥烟消云散,吐蕃一战齐喑,皆是陛下之功!”

李隆基抚须颔首。

有臣子说道:“国库充实,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处处皆是歌舞升平,却是古未有之的盛世!”

李隆基面有笑容。

又有臣子说道:“陛下以秉志公诚,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太子又勤勉多思,揆文奋武,大唐他日必是千秋万世之功业!”

听见这话,李隆基脸上的笑容慢慢退了,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待得百官归席,高力士躬身向李隆基请问戏牌。

后者不在意的挥了挥手。

高力士小心瞧了一眼李隆基的脸色,应了一声,便开口令乐工、乐伎起戏。

看着殿内的戏舞,李隆基突然朝身边的高力士问道:“皇甫惟明告右相专权的奏状,可遣人送去使李林甫看了?”

高力士点头说道:“李林甫已看过了。”

李隆基:“他如何自辩?”

高力士:“李林甫说,臣手中的权力皆是陛下赐予,臣做的事情,没有半分私心,也皆是为了陛下。”

李隆基笑了笑:“这个李林甫,倒是沉得住气。”

思考片刻,李隆基又朝高力士问道:“皇甫惟明在奏状中,是不是还说刑部尚书韦坚,有宰相之才?”

高力士身体一颤,未敢犹豫,只能答了一声是。

李隆基面色无波,只是不再言语。

就在这时,有人高声喊道:“上阳宫,上阳宫!”

李隆基瞧见殿中众人纷纷离开席位,

不由心中生疑,便让高力士去瞧瞧怎么回事。

不一会儿,高力士一脸震惊的回来禀告:“陛下!太上玄元真仙的灯楼……起火了!”

上阳宫,申时三刻,距离灯楼起火还有两个时辰。

周钧和画月来到上阳宫的大门前,验了鱼符,又入了灯楼下方。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落日余晖照上灯楼,在地面拉出很长一道影子。

再过小半个时辰,太阳完全落山,太上玄元真仙灯楼便会被点亮,成为洛阳上元节当晚最引人瞩目的那一盏花灯。

站在灯楼的入口处,周钧看了眼头顶宛如天梯一旁的螺旋木阶,深深吁了一口气,一手扶着身旁的木梁,一边向上爬着。

二人好不容易来到灯楼中段的拱堂,只见十几位工匠正在忙着检查机关和灯盏,确保太上玄元真仙灯,在上元节当晚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周钧四处看了一圈,并没有发现金有济和柳小仙,就连毛顺大师也不在这里。

于是,他找到一名工匠,开口问道:“毛顺大师在何处?”

工匠回道:“大匠师去了灯楼上段的望塔。”

周钧:“金有济可曾来过?”工匠:“来过,还带了一个工匠过来,说是来帮忙的。”

周钧与画月对视了一眼,二人来到拱堂的尽头,找到了通往望塔的木梯。

这木梯与下段的螺旋阶梯不同,乃是两根直木,中间缀以落脚木的脚手梯。

周钧看着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脚手梯,头有些发晕,最后还是咬牙,向上爬了去。

经过好一番折腾,周钧和画月总算上了望塔的底层,还没进入望塔的内间,便听见了激烈的对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